---导读
上市公司是国民经济的主力军,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对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对于了解和把握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状况、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近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召开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信息与数字化专委会,会上发布了《中国上市公司数字经济白皮书》(2022)。白皮书基于一个全面、系统的上市公司数字经济分析体系,展示了上市公司在数字经济时代所处的政策环境、资本市场表现和数字化转型现状。在这里我们将分五期解读《中国上市公司数字经济白皮书》(2022),本期为第二期,重点解读上市公司面临的数字经济政策环境。
一、数字经济宏观政策分析指标
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世界主流,数字经济发展的力度由市场的牵引力、政府的推动力、科技的创新力和数字产业的带动力汇聚而成。近年来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出台相关战略,而设计和实施适合数字时代的政策是一项复杂的挑战。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最新发布的《数字经济展望2020》报告中,提出了“走向数字化综合政策框架”(The Going Digital Integrated Policy Framework),帮助OECD各国制定政策以实现包容性数字化未来。该政策框架包括七个相关维度:访问(Access)、使用(Use)、创新(Innovation)、工作(Jobs)、社会(Society)、信任(Trust)和市场开放(Market openness),以及对应的37项关键政策领域和指标。
表1 走向数字化的综合政策框架
维度 | 对应关键政策领域和指标 | ||
1 | 访问(ccess) | 1.1 | 投资(Investment) |
1.2 | 通信基础设施和服务(Communications infrastructures and services) | ||
1.3 | 竞争(Competition) | ||
1.4 | 区域发展(Regional development) | ||
2 | 使用(Use) | 2.1 | 数字政府(Digital government) |
2.2 | 投资(Investment) | ||
2.3 | 商业活动(Business dynamism ) | ||
2.4 | 中小企业(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 ||
2.5 | 技能(Skills) | ||
2.6 | 数字安全与隐私 (Digital security and Privacy) | ||
3 | 创新(Innovation) | 3.1 | 创业精神 (Entrepreneurship) |
3.2 | 中小企业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 ||
3.3 | 竞争 (Competition) | ||
3.4 | 科学和技术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
3.5 | 数字政府 (Digital government) | ||
3.6 | 政策法规 (Sectoral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 ||
4 | 工作(Jobs) | 4.1 | 劳动力市场 (Labour markets) |
4.2 | 技能 (Skills) | ||
4.3 | 社会保障(Social protection) | ||
4.4 | 税收和福利制度 (Tax and benefit system) | ||
4.5 | 区城发展 (Regional development) | ||
5 | 社会(Society) | 5.1 | 社会政策 (Social policies) |
5.2 | 技能 (Skills) | ||
5.3 | 税收和福利制度 (Tax and benefit system) | ||
5.4 | 环境 (Environment) | ||
5.5 | 卫生保健 (Health care) | ||
5.6 | 数字政府 (Diaital qovernment) | ||
6 | 信任(Trust) | 6.1 | 数字风险管理 (Digital risk management) |
6.2 | 中小企业(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 ||
6.3 | 隐私 (Privacy) | ||
6.4 | 数字安全 (Digital security) | ||
6.5 | 消费者保护 (Consumer protection) | ||
7 | 市场开放(Market openness) | 7.1 | 贸易 (Trade) |
7.2 | 投资 (Investment) | ||
7.3 | 金融市场 (Financial markets) | ||
7.4 | 竟争 (Competition) | ||
7.5 | 税收(Taxation) |
从全球数字市场发展来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数字消费市场,正在推动中国数字经济走向快车道,庞大的市场规模和迅速增长的用户数量,促使中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2022年发改委联合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起草,国务院正式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这是我国数字经济领域首部国家级专项规划,规划对数字经济发展提出的新目标,可以概括为4+8+5大思路,即四个重点,八大任务,五个支撑。所谓四个重点,就是要突出发挥数据要素价值、带动产业提质增效、促进经济循环畅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所谓八大任务,就是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提升数字化公共服务水平、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强化数字经济安全体系、拓展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所谓五个支撑就是通过加强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和技能、实施试点示范、强化监测评估加强对《规划》落实情况的跟踪监测、成效分析,抓好重大任务推进实施,及时总结工作进展。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调查研究和督促指导,适时组织开展评估,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可以说4+8+5大思路对未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意义重大。
《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涉及到的数字经济领域的政策分为:数字基础设施、数据要素、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治理、数字安全、数字经济贸易合作等政策领域基本涵盖了OECD的七个政策框架,且更贴合中国国情。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以《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为基础,采集整理了8个政策领域:数字基础设施、数据要素、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安全、供服务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治理、数字经济贸易合作;22个指标: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新技术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数据采集、数据开发、数据要素市场化、关键数字技术创新、新业态新模式、企业数字化转型、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产业园区与产业集群、支持补贴政策、绿色转型、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其他安全与风险防范、政务服务数字化、社会服务数字化、城乡发展数字化、数字经济治理、贸易数字化、贸易数字化和数字经济国际合作的数字经济政策框架体系。并采集了2012年至2021年十年来的相关政策法规,形成了数字经济政策库,针对这些政策的聚合程度、政策所出部门特点、政策相关行业特点、地区特点进行统计分析。政策框架体系见表:
表2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数字经济政策框架体系
一级 | 二级 | 说明 | ||
1 | 数字基础设施 | 1.1 | 通信网络基础设施 | 光缆光纤、微波、卫星、移动通信、IPv6、工业互联网、物联网、5G、6G等网络基础设施。 |
1.2 | 新技术基础设施 | 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沉浸式互动式设施设备(AR、VR、MR等)等新技术基础设施。 | ||
1.3 | 算力基础设施 | 以数据服务器、运算中心、数据存储阵列等为核心,实现数据信息的计算、存储、传递、加速、展示等功能的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 | ||
2 | 数据要素 | 2.1 | 数据采集 | 数据采集指对数据标注、清洗、脱敏、脱密、聚合、数据分析等。 |
2.2 | 数据开发 | 对现有的数据进行探索,衍生出其他产品。 | ||
2.3 | 数据要素市场化 | 数据组成关键,例如数据收集平台、数据服务商、知识产权交易活动等。 | ||
3 |
数字产业化 | 3.1
| 关键数字技术创新 | 技术延伸:传感器、量子信息、网络通信、集成电路、关键软件、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新材料等战略性前瞻性领域。(基于这些技术的新的延展); 技术创新:前沿学科、交叉平台等领域。(神经芯片、类脑智能、DNA存储等); |
3.2 | 新业态新模式 | 新兴在线服务、共享经济、智能经济、新个体经济(社交软件、知识分享、短视频)等。 | ||
4 | 产业数字化转型 | 4.1 | 企业数字化转型 | 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加工、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业务数字化转型;线上营销、远程协作、数字化办公、智能生产线等; 线上办公、远程会议、电子签名、网课等。 |
4.2 | 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 | 农业:“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物流等各环节的数字化; 工业(制造业):智能制造、装备数字化、工业互联网。交通; 铁路、道路、航运和航空等领域智能化:调度指挥、智慧停车场、智慧港口等; 商贸:电子商务、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租赁和商务服务等领域数字化; 物流: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电子提单、智能仓储等。金融。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数字化,比如智能支付、智慧网点、数字货币等; 能源:煤矿、油气田、油气管网、电等领域智能设备、技术。 | ||
4.3 | 产业园区与产业集群 | 包括数字技术本身发展的一种集聚状态,或者是数字技术运用到某个产业园区或者产业集群当中。 | ||
4.4 | 支持补贴政策 | 部门为鼓励地区企业数字化转型而发布的支持政策,有具体奖励金额,支持措施等; 为了发展数字化产业,而产生的一些支持技术、资本、人才、数据等发展的政策。 | ||
4.5 | 绿色转型 | 偏向企业类的双碳,目的为减少企业成本等;ESG重要法规(绿色金融)。 | ||
5 | 数字安全 | 5.1 | 网络安全 | 包括网络安全标准体系、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网络的运行安全、网络信息(指网络运营者收集的相关用户信息)安全。 |
5.2 | 数据安全 | 数据:任何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对信息的记录。 数据安全:是指通过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数据处于有效保护和合法利用的状态,以及具备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 ||
5.3 | 其他安全与风险防范 | 除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的其他安全,如技术安全;各类风险叠加可能引发的经济风险、社会舆情风险等风险防范和社会稳定问题 | ||
6 | 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 | 6.1 | 政务服务数字化 | 互联网+政务服务 |
6.2 | 社会服务数字化 | 文化教育、医疗健康、会展旅游、体育健身等领域公共服务资源数字化供给和网络化服务 | ||
6.3 | 城乡发展数字化 | 智慧城市、乡村发展 | ||
7 | 数字经济治理 | 7.1 | 数字经济治理 | 社会公众、政府、市场、行业组织、企业协同数字经济治理。 数字经济市场监管、反洗钱金融数字监管体系、信用档案、打击违法犯罪;保护消费者、市场准入、行业标准等。 |
8 | 数字经济贸易合作 | 8.1 | 贸易数字化 | 数字一带一路、跨境进出口、自由贸易试验区 |
8.2 | 数字经济国际合作 | 跨国公司、国际交流协作、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国际数字化反垄断 |
二、国务院及各部委数字经济政策发布情况
自2012年我国提出“国家大数据战略”以来,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政策不断深化和落地。2017年以来,“数字经济”已经连续五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指出,要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以数字化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
协会从政策角度分析上市公司数字经济发展宏观环境,采集了从2012年至2021年十年来数字经济方面的政策信息1000余条,并根据政策指导的领域设计了标签,初步形成数字经济政策库,政策库包括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范文件、部门规章等不同法律位阶政策,
从国家宏观层面来看,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首次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2017年开始至今,“数字经济”已经连续六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互联网+”深入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加大网络提速降费力度,实现高速宽带城乡全覆盖,扩大公共场所免费上网范围;为数字中国建设加油助力。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壮大数字经济。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从目前协会数字经济政策库收录的政策数量看,除国务院外,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网信办、商务部发布的数字经济政策比较多,具体各部委情况如下图:
图1 截止到2021年数字经济政策颁布前20名的部门统计情况
国务院近十年来政策涉及较多的领域是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基础设施、社会服务数字化、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和通信网络基础设施;近十年来数字经济政策发布最多的政府部门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从政策库中收录的工信部发布的政策中可以看出,针对新技术基础设施领域的政策最多,其次是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类、网络安全、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数据安全领域;
发改委十年来政策涉及较多的领域是绿色转型,其次是新技术基础设施、新业态新模式、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关键数字技术创新;近十年来财政部在数字经济领域涉及最多的政策是支持补贴类的,其次是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基础设施、重点产业数字化和关键数字技术创新;国家网信办的政策涉及主要聚集在网络安全、新技术基础设施和数据安全领域,其次对新业态新模式和城乡发展数字化领域也有涉及较多。
在政策库中收录的商务部颁布的政策中,新业态新模式和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领域的政策最多,其次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新技术基础设施和贸易数字化。
综合分析近十年来国务院及国务院各部门的政策,涉及新技术基础设施领域的政策最多,其次是新业态新模式、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网络安全、关键数字技术创新,城乡发展数字化和社会服务数字化领域政策支持也比较多,数据安全和绿色转型领域近5年的政策也逐年增加。
三、各地区数字经济政策发布情况
沿着“十四五”规划纲要部署的数字经济发展蓝图,各地正在抢抓建设数字经济新赛道。北京、浙江、山东、河南、四川等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到2021年底,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出台了数字经济专项政策,包括数字经济发展行动计划、产业规划、补贴政策等。通过政策库中的数据分析,近十年来各地方数字经济政策发布较多的地区情况如下:
图2 截止2021年数字经济政策颁布前十名的地区统计情况
从上图可以看出数字经济政策发布数量与当地GDP 经济总量高度正相关,相较于长三角和粤港澳地区来说,东北和西部地区数字经济政策较少,广东省的数字经济政策发布最多。数字经济发展需要发达的经济实力做支撑。
四、近十年数字经济政策变化及分布情况
近十年来,数字经济相关政策颁布数量逐年上升,其中2021年出现爆发性增长,较2020年度增长近150%,80%左右的政策是近5年内颁布的,可见发展数字经济已成趋势和共识。
图3 2012年至2021年数字经济政策颁布数量情况
从数字经济领域政策框架八大类政策的增速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产业数字化转型相关政策数量最多且逐年稳步递增,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安全和数字经济贸易合作领域的政策增速较快,数字要素相关政策在2020年和2021年出现较大幅度增加。
图4 近十年数字经济政策政策领域变化情况
从政策库中收集到近十年政策情况看,政策较多的领域依次是: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基础设施、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支持补贴政策、社会服务数字化、城乡发展数字化、绿色转型、网络安全和关键数字技术创新。
图5 截止到2021年数字经济政策库涉及分类统计
另外,通过对上市公司数量较多的前十个辖区江苏、浙江、北京、广东、上海、深圳、山东、四川、安徽、湖南的近十年政策数据分析,涉及较多的政策领域是支持补贴政策、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政务服务数字化、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产业园区与产业集群、社会服务数字化、新业态新模式、关键数字技术创新、新技术基础设施和城乡发展数字化。
如下图所示:
图6 近十年前十上市公司地区政策发布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