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网站!
欢迎访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网站!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组织结构 协会领导 会员管理 会费管理 内设机构 廉政举报 联系我们
协会要闻 通知公告 培训通知 地方协会动态 行业专业委员会 采购信息公开 招商引资
发起人会员 副会长 副监事长 常务理事 理事会 监事会 普通会员 联系会员专区 上市公司动态
欢迎访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网站!
一带一路 境外动态
法律法规 公司治理 ESG专栏 民营党建案例 专题活动 数字化转型案例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际合作 > 一带一路 > 正文

中联重科:深化全球布局 筑梦“一带一路”

来源:中国上市公司协会      发布时间:2021-02-04     字体大小 [ ]         【打印本页】

一、公司简介

中联重科创立于 1992 年,由原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孵化而来,主

要从事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的研发制造。经过 20 多年的创新发展,已从中国工程机械技术发源地成长为国际标准制定者、全球工程机械前十强。主导产品覆盖 10 大类别、56 个产品系列,600 多个品种。中联重科先后在深、港两地实现上市,是业内首家 A+H 股上市公司。目前,中联重科正加速智能化转型升级,建设世界级的灯塔工厂,打造国际一流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

近年来,中联重科按照 “做主、做深、做透” 的理念,持续深化国际化布局, 尤其对 “一带一路” 沿线实现资源重点倾斜。公司在 “一带一路” 沿线打造了9 个生产基地、20 个贸易平台、10 个备件中心库,产品覆盖沿线31 个国家。

一是重点打造中联重科中白工业园生产基地,将中联重科优质的生产设备及客户服务辐射至白俄罗斯、俄罗斯、乌克兰等中亚和东欧国家。二是进一步做深做透欧洲、中东、东南亚等现有海外基地。通过整合当地的研发生产资源和属地化营运模式,优化金融服务方案和物流解决方案,提供满足当地市场需求的优质设备。三是重点打造印度新生产基地。打造集建筑起重机, 汽车起重机,混凝土机械等为一体的综合制造分销中心。

二、在“一带一路”参与国的投资情况及经验

中联重科 2015 年进驻白俄罗斯中白工业园。中联重科白俄罗斯基地是目前中白工业园内的最大制造类企业项目。基地于 2017 年 4 月奠基,正式启动建设。2019 年底投入使用。整体规划用地 200 亩,总投资 5000 万美元,分两期建设。项目一期总建筑面积 21447 平米,办公楼建筑面积 4238 平米,厂房面积 15729 平米,产品调试坪约 10800 平米。基地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将达 3亿美元,可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 500 个。同时,该基地也将成为公司在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市场的生产、采购、销售、办公区域性中心,可进行混凝土机械、工程起重机械等设备的本地化研发生产,进一步提升公司海外本地化经营、本地化生产能力。

2015 年 5 月,中联重科与当地老牌重工制造企业 MAZ 签约合作,仅用半年时间就生产下线了工程机械、环卫机械等多种类别的产品;2017 年 2 月, 公司与 MAZ 正式成立合资公司,整个过程十分高效。

在印度市场,公司已深耕超过十年,在巨大的市场保有量支撑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下,2019 年公司在印度普纳购地 230 亩,建设中联重科印度工业园, 辐射南亚等市场。

三、疫情时期的“一带一路”建设新变化及应对

2020 年,中联重科积极携手全球分子公司、客户,和衷共济、共同抗击疫情。在疫情之初,中联重科发动全球分子公司员工,采购防疫物资,驰援国内抗击疫情、助力复工复产。到 2020 年 3 月,随着疫情在全球各地爆发, 中国疫情得到有效防控时,中联重科投桃报李,向意大利、德国、白俄罗斯等地捐赠抗疫物资。3 月 16 日,湖南省委省政府调拨中联重科向意大利捐赠5 万只口罩。中联重科驰援当地医疗一线受到了全球广泛认可,意大利、德国、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全球多国知名媒体纷纷关注报道。3 月 31 日,中联重

科向全球 43 个国家和地区捐赠第三批近 70 万件医疗防护物资,帮助当地人民防御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本次捐赠覆盖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等五大洲,覆盖范围广、国家和地区数量多,充分彰显了中联重科作为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面对全球疫情,中联重科积极应对,继续聚焦重点国家和地区,深入推进“本地化” 战略,海外市场地位稳步提升。工程机械产品出口实现逆势增长。公司持续深耕“一带一路”市场,采取“一国一策”“一区一策”的差异化市场策略,出口产品收入实现逆势增长,重点国家和地区取得新突破。比如,公司ZAT4000 全地面汽车起重机出口马来西亚,打破东南亚市场中大吨位全地面汽车起重机市场长期被欧美品牌占据的格局;与斯洛文尼亚最大的塔机租赁商达成合作,深入欧洲高端塔机市场;首台 T600-32R 平头式塔机出口美国,为深耕北美市场迈出坚实一步。

未来,中联重科将持续以 “本地化” 战略深耕海外市场,核心思路及规划如下:深耕细作新兴市场,利用中联重科的研发、产品、制造及管理优势, 在重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通过绿地建厂,以本地化制造中心为依托,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实现国内成熟产能转移。已建成的中联重科中白工业园和拟于“十四五”期间建成并量产的中联重科印度工业园将辐射俄语区及印度南亚超过 20 亿人口的市场。整合全球研发资源,以中联重科欧洲和北美研发基地为基础,通过加大对产业科技的投入及全球领先高端研发资源整

合和人才的培养,领跑行业尖端科技,通过全球合作联合开发适合高端市场的技术和产品,服务全球市场。资本切入产业链条,以产品为依托,以资本为手段,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的并购及整合。在整个行业的全产业链范围内积极寻找优质资源,通过完善全球产业链资源的配置和整合,提升整体竞争力。通过资本手段助力产业发展;通过产业升级回馈资本市场。

四、风险挑战及相关建议

由于国际投资环境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特殊性,企业在境外投资过程中将面临政治、环境、外汇、税务等风险。我国企业在扩展对外投资时,应充分了解东道国投资环境,评估目标国政治风险、外国投资限制,当地劳动法、环境法、外汇、税务等相关的情况,注重风险防范,构建安全保障综合体系, 同时在国际上营造积极舆论,为海外投资保驾护航。

随着越来越多中国制造装备的出口,认证壁垒、清关和流转税增加、反倾销政策,以及部分外交和签证政策、地区政治危机等也成为制约海外业务的重要瓶颈,不利于海外市场的开拓,面对遇到的困难,提出如下合作政策及建议:

首先,建议加大“一带一路”牵引力度,希望政府 “以点带面”,选择一批制造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具有中国自主品牌的优秀企业作为扶持对象,指定专门机构对接重点企业,加大支持力度,促成中资企业发挥整合优势,提升整体竞争力和服务水平,推动“一带一路”沿线业务发展。

其次,建议增加企业投资金融渠道和政策支持力度。企业“走出去”单靠自身资金来运作能力有限,建议增加出口专项基金、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第一,希望政府建立出口专项基金,对“走出去”优秀企业、优势产品给予加大出口退税等方面的支持;在海外重点市场重大国际性展会等活动上搭建国家级推广“舞台”;增加国家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对企业海外并购活动的金融支持;探索政策性保险体系,对海外投资进行融资担保。第二,拓宽企业投融资渠道和政策,建议政府引导在可能的范围内提供更加优惠的贷款利率, 主要是国家低息贷款,包括国开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银行的支持, 以增强企业海外子公司在当地市场的竞争力、吸引新客户、加快企业产品“走

出去”步伐。第三,降低融资租赁信用保险门槛,目前国内信用保险公司较少,  对出口融资租赁的支持门槛较高,导致企业针对海外终端客户的融资项目难以获得信用保险支持,建议政府制定相应政策支持,降低融资租赁信用保险门槛,进一步降低企业在海外的融资风险敞口,有力推动海外市场销售业务发展。

最后,建议成立国内外企业对接互动平台。现阶段中国企业“走出去”基本上是单打独斗,不利于形成整体竞争力,国内外政府和企业间文化、安全、健康、项目信息等沟通机制仍然不尽完善。建议从国家层面培育和协同金融、法律、保险、审计、咨询等方面的力量,抱团“走出去”,为企业提供服务;采取建设友好城市、设立互动平台等方式,加强政府间和企业间联系,形成企业间的长效沟通机制,达到项目等信息共享的目的;定期组织社交活动, 增加企业间的互动互助,为企业与当地政府部门搭桥互动创造机会,开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新篇章。


(摘自《2020中国上市公司共建“一带一路”优秀实践案例选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