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是实体经济的“基本盘”,也是资本市场的“动力源”。据北京、上海、深圳三家证券交易所数据统计,截至4月10日,A股上市公司共4787家,总市值合计80.08万亿元,规模稳居全球第二。
“上市公司整体面貌发生积极变化,‘晴雨表’功能得到更好发挥,有力支持了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4月9日,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上,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谈及三年来上市公司的变化,表示资本市场将以“四个不变”支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同时提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需提升“五种能力”。
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监管部门重磅发声,既回应了市场关切,稳定了市场预期,又对市场主体提出要求。上市公司应借助资本市场改革契机,利用资本市场工具,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监管部门要继续完善基础制度,塑造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促进形成高质量发展的上市公司群体。
“四个不变”回应市场关切
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当前,上市公司发展的外部环境正发生复杂深刻变化。”易会满表示,更要看到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诸多有利因素。无论现在还是将来,资本市场将以“四个不变”为上市公司攻坚克难、勇毅前行提供不竭动力。
“‘四个不变’彰显了证监会在推进全面注册制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完善法治体系和提升监管转型与能力提升等改革方向上的决心,体现了证监会打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更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坚定态度。”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同时,市场上存在的一些担忧也得到了及时回应,即证监会将保持境外上市渠道畅通,加强预期管理,维护市场的平稳运行,这有助于提振投资者和上市公司的信心。监管部门表态,以“四个不变”确保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将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坚定‘四个不变’改革方向,是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举措。”银河证券研究院副院长解学成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作为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头号工程”,注册制改革的目标是真正把选择权、定价权交给市场,依托市场内在机制提升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与此同时,注册制改革将推动建设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有助于促进形成高质量发展的上市公司群体。
其次,通过加快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大力支持将境外资本“引进来”与国内企业“走出去”的双向机制,可有效满足我国企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需求,助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再次,证监会将致力于为不同所有制企业打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支持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支持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是资本市场给出的解决方案。
上市公司应牢记初心
以上市为新起点
易会满提出,作为公众公司,必须牢记“上市”初心,充分认识到,上市不仅仅是为了融资,更重要的是通过上市来完善治理、提升竞争能力,更好地回报股东和社会;上市绝不是“终点”,而是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起点”。
“上市公司应牢记‘上市’初心,不能为了融资而融资,应通过上市融资促进自身发展,进而带动企业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发展,让股东和社会共享企业发展的红利,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促进共同富裕。”工业富联副总经理兼首席法务官解辰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当前,资本市场日渐完善的信息披露监管机制,能够促使上市公司持续提高内部治理水平,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稳健发展。在此背景下,企业上市后能够获得全方位提升,实现蜕变,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从这个角度来说,上市是企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起点。”解辰阳如是说。
“上市公司将上市当作‘终点’,是不顾投资者利益和社会影响的表现,也会损害我国资本市场形象。”明明认为,上市公司应把握我国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改革的契机,提升自身治理、创新和抗风险能力,在保障投资者利益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提升“五种能力”
划出企业高质量发展重点
“着力提升‘五种能力’,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易会满强调。
“五种能力”即抓基础,巩固治理能力;强主业,增强竞争能力;育长板,提升创新能力;增韧性,提高抗风险能力;重效益,提升回报能力。
“提升上市公司质量,首先要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立信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朱建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是需强化上市公司主体责任,推动公司诚实守信开展经营活动,不断完善公司治理制度规则。二是要优化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运作机制。三是要建立董事会与投资者间的良好沟通机制,健全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渠道和方式,保证决策机构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四是要严格执行内控制度,提升内部控制有效性。
2020年年底,证监会启动上市公司治理专项行动以来,上市公司治理更加规范。“上市公司治理专项行动第一阶段公司自查已顺利完成,实现了对公司治理状况的全面摸底,目前正全力推进问题整改和现场检查工作。”接近监管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资本市场既有大而优的行业“巨头”,也有小而美的细分市场冠军,无论哪种类型,都要聚焦主业。中诚信国际研究院副院长袁海霞建议,应引导上市公司做精做强主业,增强核心竞争力;鼓励上市公司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并购重组,丰富支付及融资工具;支持上市公司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提升竞争力。
在提升创新能力方面,解辰阳表示,提高上市公司创新能力,重点在于增强其科技实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当前,企业间竞争的实质是科技实力的竞争。作为各行业优质公司的代表,上市公司应作出表率,加大对科技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科技竞争力,用科技创新带动企业发展,进而促进行业进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助力。
“在加强创新能力,筑实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企业需避免盲目扩张、粗放发展,提高其风险抵御能力。”袁海霞表示。
上市公司质量的提升,最终将体现在价值创造能力和价值分配能力上。近年来,上市公司通过现金分红、股份回购等方式积极回报投资者,最近三年累计现金分红4.4万亿元,较之前三年增长近50%。袁海霞表示,上市公司质量的不断提升,为投资人、股东创造了良好回报,也为市场稳健发展夯实基础。
“上市公司应积极响应监管要求,借助注册制改革契机,提升‘五种能力’,努力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对于不具备持续经营能力的企业,应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维护资本市场的活力。”明明表示。
凝聚合力下好“一盘棋”
新一轮提质计划酝酿中
为实现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除上市公司自身提高“五种能力”外,还需不断增强法治供给、政策协同发力以及地方政府的群策群力。
“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充分发挥合力、久久为功。”易会满表示。
近年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合力不断增强。据悉,《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后,各部委、各地方积极行动。截至2022年3月底,各部委确立了百余项具体措施,35个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出台了配套文件,形成了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强大合力。
此外,易会满透露,证监会将系统梳理《意见》落实情况,深入总结近年来工作经验,研究制定新一轮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行动计划,进一步解决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内在障碍和外在制约。
对于进一步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袁海霞认为,需在全面推进注册制改革中,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打造优胜劣汰的良性市场生态,让市场力量加速上市公司的优胜劣汰,从而激励公司经营者不断提高自身质量。
“要畅通出口,健全上市公司退出机制。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主动退市等市场化退出渠道出清风险,加强退市后的投资者保护,加大对违法违规主体的责任追究力度,推动形成‘有进有出’的市场化、常态化退市工作机制,促进证券市场健康稳定发展。”袁海霞如是说。
明明认为,为进一步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首先,应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责任。打造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的信息披露机制,针对不同行业提出不同的信息披露要求,增强投资者对于公司经营情况及可能面临风险的了解。其次,应积极研究新型融资工具,吸引中长期资金投资。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投资端的支持,在推动全面注册制落地的同时,监管部门应积极打造新型融资工具以满足上市公司融资需求,并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支持中长期资金入市。最后,应提高对上市公司科研创新的支持力度。支持各领域创新企业上市融资发展,减轻具备突出科研创新能力的上市公司的经营负担,提升此类上市公司服务实体经济及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上市公司要坚守“上市初心”
4月9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出席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总结了近年来上市公司规范发展的成绩,分析了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要求上市公司提升“五种能力”,即抓基础,巩固治理能力;强主业,增强竞争能力;育长板,提升创新能力;增韧性,提高抗风险能力;重效益,提升回报能力。这既是监管部门对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系统性要求,也是监管部门给自己立下的“军令状”,反映了社会各方面的期待,有助于增强市场发展信心。
笔者认为,上市公司提升“五种能力”,要靠一系列制度安排,靠上市公司奋力拼搏和主动创造,但更重要的是坚守“上市初心”,进一步加强上市不是终点,而是高质量发展起点的认识。企业不能仅在上市前战战兢兢“备考”,上市后只求“及格分”,令竞争力一步步消退。企业上市意味着承担巨大的责任,包括遵纪守法的责任,在本行业引领产品和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责任,回报投资者和社会的责任。
经过数十年发展和改革开放,我国上市公司已经形成了不可忽视的竞争力。这从实体上市公司利润达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近一半,上市公司缴纳税费相当于全国税收的近1/4,实体上市公司研发强度达2.3%、为规上企业平均水平的1.6倍等指标,可以得出基本结论。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一些上市公司在享有资本市场融资便利、增信便利、营销便利、并购重组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与投资者沟通不畅、忽略普通投资者诉求、冲劲干劲不足、满足于维持现状的情况;一些上市公司滥用融资优势,过分搞多元化经营,主业得不到夯实,一些所谓的多元化业务最终沦为鸡肋;一些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表,掩盖业务不精、创新能力不强的实情。更为严重的是,有的上市公司搞财务造假,欺骗市场;还有的借用资本市场机制,搞空手道、连环套,非法腾挪资金,发不义之财。在大部分上市公司形成竞争力和增强竞争力的同时,以上这些不良现象并不罕见,应当严加管理,依法打击。要进一步畅通经营不善上市公司的退出渠道,包括直接退市,也包括被优质公司以合理价格收购整合。也要进一步引导、强化上市公司的初心意识,增强其坚守“上市初心”的自觉。
上市公司坚守初心,应当遵循提升“五种能力”的要求,用好资本市场良好机制,把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作为对投资者负责、对社会负责的第一要务。上市公司把资金用好,把产品和服务搞好,树立和提升品牌,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增强发展后劲,开拓发展空间,是其肩负的基本责任,也是评价其治理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抗风险能力的基本标准。如果公司经营效率不高,不能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在风险面前懦弱无力,就应该被淘汰。
上市公司坚守初心,还应该认真提高回报能力。回报能力既包括分配环节的现金分红,也包括市值低迷时期的市值管理——用回购注销股份的方式增厚股东权益。还包括及时出清不良资产,保持轻装前进状态,维护资产质量整体稳定。也包括加强研发投入,加强先进技术和先进产品的储备,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安排“后手”。
上市公司坚守初心,也包括急流勇退。在公司竞争力明显消退、不能满足持续上市要求的时候,大股东、实控人和董监高应当主动寻求退市,或者接受优势企业的兼并。尊重优胜劣汰机制,尊重法治,不浪费公众资源、社会资源,也是坚守“上市初心”的表现。
上市公司坚守初心,还应当增强大局意识,为国分忧,为民解难,勇于担当。当前,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都面临多重复杂的压力,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冲击实体经济,给人员就业、物流畅通、消费升级、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带来严重挑战。中国上市公司群体作为优秀企业的代表、资本市场的宠儿,有责任通过各种方式稳定生产、稳定供应、稳定就业;与此同时,根据形势变化,遵循市场规律,加强创新发展,推动实体经济、资本市场、科技创新三者良性循环。
上市公司质量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高质量的信息披露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灵魂和生命线。“给投资者一个真实的上市公司”是对上市公司大股东、实控人和董监高的基本要求、底线要求;应当进一步提出“给社会一个有竞争力的上市公司”的要求,督促上市公司运用好资本市场机制,切实提升“五种能力”,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为资本市场增信提质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