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网站!
欢迎访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网站!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组织结构 协会领导 会员管理 会费管理 内设机构 廉政举报 联系我们
协会要闻 通知公告 培训通知 地方协会动态 行业专业委员会 采购信息公开 招商引资
发起人会员 副会长 副监事长 常务理事 理事会 监事会 普通会员 联系会员专区 上市公司动态
欢迎访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网站!
一带一路 境外动态
法律法规 公司治理 ESG专栏 民营党建案例 专题活动 数字化转型案例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会员自律 > 专题活动 > 封面 > 正文

对话何小鹏:汽车是一场马拉松,我只能给自己打65分 |《封面》专访

来源:凤凰网财经      发布时间:2024-12-03     字体大小 [ ]         【打印本页】

2024120315541733212459390030197.png

2024120316101733213447592065726.png

导语:2024年巴黎车展期间,凤凰网财经《封面》邀请到前来参展的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分享对于汽车行业的见解、小鹏汽车的变革之路以及未来的战略规划。

十年前的广州,一个专注于针对一线城市年轻人的互联网电动汽车研发团队诞生。十年间,凭借领先行业的智能化技术,小鹏汽车迅速在新能源市场中站稳脚跟陆续发布G3、P5、X9等系列车型,“蔚小理”也成为新势力的代名词。

然而,随着智能化光环褪色、新能源市场竞争加剧,小鹏汽车也面临着市场地位动摇的挑战。面向未来,新势力们必须重新梳理战略思路。

2024年下半年,小鹏似乎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8月27日,在全新系列MONA的发布会现场,董事长何小鹏宣布小鹏汽车将更名为“小鹏AI汽车公司”。两个多月后,小鹏汽车P7+上市,首日预定数量就打破小鹏历史所有纪录。业界评价称,小鹏的“翻身仗”来了。

面对正在扭转的局面,何小鹏也卸下了一丝包袱,他在凤凰网财经《封面》专访时由衷地感慨道“这是一个自我涅槃的过程”,“汽车是一个就像一个马拉松一样,我实际上特别想对我们所有同学们说:今天我们变好了一点,但是还是刚刚开始。”

在访谈中,何小鹏展现出作为技术人员创业的真诚态度。

他坦言,过去两年,自己对小鹏汽车面临的低迷局面进行了深度的反思和调整,在这期间,“好大哥”雷军曾一语惊醒梦中人,直言不讳指出何小鹏“只想做董事长,不想做CEO” 的管理问题。

“但天上没有这样的创业,所以你自己更要卷起袖子跟他们一起,从实际、实践、现实,到年轻人里面、到全球化的用户中去学习。”

在谈到小鹏汽车的未来战略规划时,何小鹏详细介绍了将小鹏P7+定义为全球首款AI汽车的深层考量,他坚信,AI汽车是新能源汽车领域正在发生的重要转变趋势。

“AI汽车将来的扩展是什么?在于一台车有巨大的算力,有很多的感知,底盘怎么变好、续航怎么变好、舒适怎么变强、能力怎么变强。” 而小鹏汽车也从P7+开始将AI汽车的概念具象化,标配高阶自动驾驶、软件全部内置,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升级进化。

创业20年,何小鹏依然展现出积极而谦逊的创业态度。

一方面,他认为中国的创业环境永远是“新的十年比上一个十年更加充满机会”,另一方面,他建议创业者需要不断给予自己新的挑战,相比欧洲企业,要考虑更长远的发展,坚持长期主义。

“比如说我们今天在法国巴黎(车展)来看,中国汽车虽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优势,但与全球汽车相比仍有差距。只是我们今天因为中国汽车没有全面深度走向全球,跟他们共赢,所以还有很多的问题我们还没有看到。”

2024120316001733212819477095970.png

(以下内容整理自对话实录)

01 感谢雷军,曾指出我是小鹏汽车最大的问题

凤凰网财经《封面》:在这次专访之前,我也特意问了一个汽车行业的媒体人,怎么评价何小鹏,他说您非常“真实”、“不装”,你喜欢这个评价吗?

何小鹏:我是一个技术人员创业,我觉得技术人员就是简单,这也是小鹏汽车文化的第一条,做人就是真诚,我觉得真诚是你会吃亏,但是长久来说会赢得更多的朋友。

凤凰网财经《封面》:能够保持自己的本色还是很难得的一件事。

何小鹏:是的。

凤凰网财经《封面》:我们看到MONA推出之后,小鹏汽车的销量重新回到了第一阵营,但在这之前其实销量已经低迷了一段时间,所以你现在的心境和之前相比有什么变化吗?

何小鹏:对,今年年初我就告诉很多同事,我们内部叫“同学”,小鹏汽车从今年大概在四季度的时候会开始走向稳健的发展,很多人还不是很相信,但是今天我们初步到达这个阶段的时候,我反复告诉我们所有同学,实际上我们现在也没有那么好,我们之前也没有那么差。汽车是一个就像一个马拉松一样,今天我们变好了一点,但是还是刚刚开始。

凤凰网财经《封面》:之前在销量比较低迷的时候,有没有哪怕一个小的那么一个时刻,怀疑自己的判断,怀疑自己的战略?

微02.png

何小鹏:那是很多的。但是在碰到困难的时候,大家千万不要觉得是因为外界的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了我今天这样,所以我等待或者“躺平”吧。我觉得实际上绝大部分的情况是,行业环境的变化对所有人基本都是公平的。那么如何在公平的环境下做到脱颖而出?所以在过去的时间里面我们做了很多的反思,特别是我。

微03.png

实际上一家企业绝大部分的问题都是在管理层,最重要的核心原因可能在高层,也就是一把手上。所以在过去的两年,我认为公司最大的问题在我,所以反思我出现了哪些错误,我要做哪些调整,我要跟我的团队做哪些变化,要花多长时间一步一步的往前走。所以这是我们过去两年一直痛苦(的原因),但是必须,而且必须持续的向前,自我涅槃的一个过程。

微04.png

我在两年前左右去问了几个行业的朋友,我觉得特别感谢的是,当时雷军最直接讲,说“小鹏我就告诉你,我觉得小鹏汽车最大问题在于你,因为你只想做董事长,你不想做CEO。”换一个角度就是说,我们创过业的人,做过有一定规模公司的人,都想找到一群优秀的人、牛的人,他们去很努力,然后我们就给他鼓掌。

凤凰网财经《封面》:加油就行。

何小鹏:天上没有这样的创业,所以你自己要更卷起袖子跟他们一起,你要走向一线,从实际中间、从实践中间、从现实中间、从年轻人里面、从全球化的用户里面去学习。如果你不在里面,你看到都是一个宏观和一个长线,但是如何在战略到战意到战术的解码过程中间是清晰、稳定、快速调整的,你做不到,最后就会做错了。

凤凰网财经《封面》:所以还是自己也需要亲力亲为,也不能只是说我只管大方向就行。

何小鹏:做不到,起码我的管理能力做不到。

凤凰网财经《封面》:这是您过去两年对自己做的最大的一个调整吗?

何小鹏:挺多吧,但是首先要自己深刻认识,然后自己要悟。很多时候是你目标做了,下面的管理者在汇报的时候告诉你已经做到了,汇报谁不会?要把真正的目标做到真正的落地,这一个非常的难。我们今天我都感觉还有很多的问题,但是我感觉我们在一个正确的道路上快速的变好。

凤凰网财经《封面》:其实说过去两年有很多是管理上的问题?

何小鹏:管理上的问题是出现很多问题的源泉,但不是全部。所以我们在很多能力上都做了很多的调整,比如说在整个的管理、组织上,比如说技术上的长短板都很明显,比如说没有在商业上,在品牌上去花太多的精力投入,去真正的行动,这都是我们在过去的两年里面看到的,都在不断弥补的事情。

凤凰网财经《封面》:MONA现在非常成功了,从这个产品线的成功来看,会有哪些新的启发吗?

何小鹏:我觉得第一个要把所有的细节做好,或者叫努力做好,细节决定成败;第二个要跟随着你的定位的用户群,快速变化、改变;第三,对于未来的从洞见到洞察的转换,我们增加了一些信心,我们觉得AI、自动驾驶甚至到再晚一点点的无人驾驶,一定会改变很多人,特别是从年轻人开始。

2024120316011733212899630065761.png

02 小鹏为什么要做“全球首款AI汽车”?

凤凰网财经《封面》:对于小鹏新发布的P7+的定义好像各有不同,官方说这是全球首个AI汽车,你自己对它的定义是30万以内空间最大的纯电轿跑?

何小鹏:实际上这是从不同的用户角度的认知了。我觉得第一个小鹏P7+,它是一个轿跑,但是它比同级别的SUV的空间还要大,这是蛮让人惊讶的,因为大部分人都会想“一个轿跑应该是好看,但是空间不太大”。

凤凰网财经《封面》:对,不够实用。

何小鹏:所以我们这个轿跑比同级别SUV的尾箱加上二排空间还大30%,所以这个是我们在空间,在舒适领域做的巨大的创新,里面有很多技术的创新。

微05.png

第二个就是,我们认为它是一个“全球首款AI汽车”,这个怎么理解?就是回到20多年前,我们都知道计算机是门专业,那么到了今天计算机在很多行业里面是一个基础的能力,就像水、电、煤一样。而在10年前,大家都觉得AI是汽车里面一个高阶的能力,所以从我们的P7+可以看到,我们认为AI自动驾驶是汽车的一个标准能力。

凤凰网财经《封面》:就现在已经开始应该成为标配了。

何小鹏:我们标配高阶自动驾驶,并且有一些车里面我们看到它说硬件标配,软件还要付费,我们把软件跟硬件打包一起在销售。那么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大家会说了,AI汽车将来的扩展是什么?那就是在于一台车有巨大的算力,有很多的感知,底盘怎么变好、续航怎么变好、舒适怎么变强、能力怎么变强。

就像刚才所说的,AI是一种基础能力。所以小鹏的P7+为什么说全球首款AI汽车?第一个是硬件全部标配,第二个软件全部内置,第三个会在这些基础上不断地升级进化,这就是我们认为的下一代开始的AI汽车。

凤凰网财经《封面》:一方面当然是一个非常好的概念,但有很多人质疑说,在这方面太过超前的话,从商业的角度来看可能是不够效率的?

何小鹏:对,我觉得这是不同人的“道”,也导致了不同企业的“道”的不同。我是一个蛮技术型的产品经理,我一直认为有一些公司会要考虑更长期的技术的远度,跟当前技术的深度匹配。

微06.png

我们期望从P7+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大家记得,四年前2020年下半年,比亚迪当时做了一个巨大宣布说,我不做汽油车了,只做新能源车。但是在今天从我角度来看,AI汽车是新能源汽车下面的一个很大的全新的转变。

十年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只占中国汽车销量的0.4%,五年前只占中国汽车销量的百分之四点几,到现在50%以上。趋势再回到更远一点,中国的互联网向中国的移动互联网转变,也就是大概五年的时间。这五年之间从百分之零点几一下变成了50%左右的份额。所以我认为这个趋势的开始,意味着我们所有在大型制造,包括汽车,都有机会跟AI的耦合,这个从概念上变成了现实中。而一旦你真正的全力以赴的投入,像小鹏这样的创业公司必须要取跟舍,我们只有舍去了一些,才有可能取得更多。

微07.png

比如说我们今天在法国巴黎(车展)来看,实际上中国的汽车跟全球汽车,我认为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凤凰网财经《封面》:还有很大差距。

何小鹏:对,我认为有,只是我们今天因为中国汽车没有全面深度走向全球,跟他们共赢,所以还有很多的问题我们还没有看到。我们可能在某一些点有一点优势,但是还是有很多的地方跟更多的友商向他们学习。所以我觉得AI是一种变化,刚才讲的AI汽车,这种选择它会让我们舍去一些,取得更多,同时在中国也好,在全球也好,更多的向他们学习。

凤凰网财经《封面》:您认为AI汽车其实是新能源汽车下个阶段的趋势?

何小鹏:是的,下一个十年,所有的公司都会面临AI汽车是不是能够赢得用户的认同,AI汽车是不是能赢得行业管理者,在政策法规、安全系数上的认同,以及在自我的公司的成长里面能不能有这个能力。

回到刚刚讲的新能源汽车的十年前,我觉得现在比那个时候已经好很多了,所以我认为新的十年,因为AI跟汽车这个大型硬件不一样,AI的变化是数字化的变化为主,我认为它可能超过我们原来在硬件上,比如说在电化学,在新能源上面变化的速度。我觉得很有可能不用十年,就会看到巨大的变化。

凤凰网财经《封面》:那这个也会开启新能源汽车的另外一个淘汰赛了。

何小鹏:某种角度是的。我觉得只靠规模、硬件、品牌,并不能做到非常好的颠覆性的变化。按第一性原理来看,钢的价格、铝的价格、工艺的成本等,可能有5%、10%的变化或者20%,它不可能是类似摩尔定律一样的变化,但是在数字化产业、在芯片产业都可能会重复看到这个新的循环。

微08.png

03 很多人对特斯拉的技术是有误解的

凤凰网财经《封面》:现在有一个观点是说“中国的AI水平相比国际、相比美国可能是落后了至少三年”,您怎么看?

何小鹏:我觉得AI是一个很大的领域,它的每一个栈或者每一个层级都有很多的能力,有些能力可能远远不止差别三年,也有些能力可能在三年,但是我觉得中国有一个很强的能力是“效率很高”,另外就是把软的和硬的组合起来的综合性很强。

我觉得最终要把一个技术带到规模和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这一点上我们中国的能力还是不错的。所以我觉得你可以认为在最顶尖上可能相差甚至不止三年,但是在最后超大规模落地的情况下,我觉得不会有那么多的。

凤凰网财经《封面》:那还是从应用层面来看其实差距不会太大。

何小鹏:差距会小一些。

凤凰网财经《封面》:在美国体验过特斯拉的FSD技术后你有什么看法?如果特斯拉的这项技术入华,会对包括您包括小鹏汽车、包括华为在内的头部的智驾公司产生什么影响吗?

何小鹏:我首先认为是一个绝对正面的影响。因为你会看到全球最顶尖的选手,他的技术是怎样变化的,今天有很多人对特斯拉的技术是有很大的误解的。因为你是从过去它的能力去看它能力(方面)的问题,比如说安全问题。

但是最近的一年左右变化真的太快了,你用线性的角度去判断一个事情,但对不起,别人是一个指数的角度去成长,我觉得大模型正在向一个OS的角度去发展。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觉得最后最好的技术会推动我们更快的发展,会推动用户得到更好的产品,会推动行业看到在AI落地领域有更大的变化,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的事情。所以我认为包括特斯拉、华为,包括我们这样的公司,都会推动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在中国或者在全球更快的发展。

2024120316021733212940791090353.png

04 中国的创业是永远“新的十年”比“上一个十年”要更适合

凤凰网财经《封面》:今年是你创业的20年,20年前创业是一个“Nobody”,10年前创立小鹏的时候已经是个成功人士了,这两个阶段的创业会有什么不同?

何小鹏:我觉得没什么不同,实际上都是在那个阶段的自己,去挑战自己200分的难度。我自己觉得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资源都有不同的创业机会,刚刚我们在聊天,聊到我在进华南理工大学那一年,就知道原来华南理工在一九八几年就有多个同学,有5个人在一级,创造了5家企业,TCL、康佳、创维、格力和万家乐,当时我觉得机会都被他们用完了。

微09.png

但是换个角度,机会永远都存在,核心就是说你是不是去把你的身体锻炼好,多读各种各样的方面的书,有各种方面的朋友,去迎接某一次,无论是科技或者是政策或者是变化中间所带来的适合你的部署、布局和创业。

微10.png

因为我们今年到了40多岁的人就会觉得,哇塞,20多岁还是很多机会,但是20多岁人觉得,你们这群老家伙已经把机会占了。实际上(机会)还是很多,从电脑到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到新能源汽车,到下一个时代的AI,这是一条科技线,这个科技线上每一条线中间都有巨大的机会。

我自己觉得真的是,我觉得机会永远有,特别在中国,我们是巨大的市场、巨大的人口、巨大的供应链体系。

凤凰网财经《封面》:特别完备。

何小鹏:特别完备,所以中国的创业是永远“新的十年”比“上一个十年”要更适合。

凤凰网财经《封面》:刚才也谈到了创业是挑战200分的自己,对现在这个阶段的创业打多少分?

何小鹏:65分。

凤凰网财经《封面》:这么低吗?

何小鹏:我觉得我们还有很多很多可以学习前进的地方。

2024120316031733213033161002524.png

凤凰网财经《封面》:那你觉得为什么中国的企业家没有人像马斯克那样,投身更多的基础、前瞻、更底层的这些科技创新方向? 

何小鹏:我觉得伊隆·马斯克是一个在不同国家、不同人中间,赞誉跟认同或者不认同之间差异蛮大的一个人,我也曾经跟他有明显的争议、争执,但是他还是很挺牛的。

微11.png

我觉得中国有很多的创业者也是有很大的梦想,在做很不一样的事情,但是中国比较成功的创业者在他的那个阶段比较crazy,比较巨大挑战的难度的少了一点。我曾经跟中国最牛的几个创业者——当然他们也是中国曾经不同阶段的首富,也聊到这个观点,现实真的是有很多要平衡的,不容易。但是我个人的逻辑就是,人的一生都很短暂,所以要让自己(活的)精彩,你在不同阶段应该给不同阶段自己最大的挑战。所以中国有很多的创业者现在已经做得非常的大、有非常多的利润,我觉得是不是可以做一些不同的事情?不一定要再去做科技的事情,因为在很多领域都可以做到很多不同(发展)。我觉得以后中国会有更多这样的创业者。

05 后记 四十之惑,我需要未来再去总结

凤凰网财经《封面》:在技术的信仰和方向上,你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吗?

何小鹏:我们有一个友商就叫“理想”。我觉得创业者实际上都是在自己的梦想跟自己的现实中间,找到一条非直线的最优解,我期望的最优解是在更强的,不管是AI技术还是包括硬件技术上,找到小鹏走向全球的一条相对最优解。

凤凰网财经《封面》:我看到你今年的状态跟前几年也不太一样。

何小鹏:对,我觉得确实是要多出来,多跟大家一起,我也在改变自己。我可能有很多想法,但我实际上是一个不太擅长说的人,相对来说就是还在学习吧。

凤凰网财经《封面》:四十不惑,那你现在有“惑”吗?

何小鹏:太多了,我觉得在人生的上面,当你看到不同的高度和不同广度的风景之后,你会有很多新的感悟。

凤凰网财经《封面》:现在最大的“惑”是什么?

何小鹏:我期待在未来的几年里面去再总结,为什么呢?有时候提前去分解跟预言,就不容易灵了,所以想先保留一点点小小的秘密,等过一年过三年再跟大家做一些分享。

2024120316051733213114888013392.jpg


【 本栏目由凤凰网财经《封面》出品,特别鸣谢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支持,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封面》对话何小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