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参加民营企业座谈会,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谈及此次参加民营企业座谈会的感受,徐冠巨非常振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民营企业指明了方向,我们将坚定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变革创新,积极拥抱AI时代,勇攀科技高峰。"
响应时代号召,在徐冠巨的推动下,传化智联将AI技术与物流业务场景深度融合,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实践探索,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可参考的路径。
本视频由《每日经济新闻》提供技术支持
AI技术落地业务场景
徐冠巨提出:"AI必须与产业结合才能创造真实价值。"这一理念在传化智联物流业务得到验证。作为全国性智能物流服务平台,传化智联正加速推进AI技术落地。针对物流行业非标场景多、流程复杂的痛点,企业聚焦公路港零担专线装卸货等核心环节,通过接入DeepSeek等开源大模型,将传统物流经验转化为智能工具,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作业效率。
2024年,传化智联正式启动AI大模型应用,并于今年2月完成DeepSeek大模型本地化部署,实现技术逻辑与业务场景的深度结合。通过深度集成自然语言处理与知识图谱技术,传化智联在服务效率提升、智能决策支持、成本优化三大维度取得阶段性进展。基于全国公路港的运营线路和运力资源数据,大模型的动态报价引擎系统能够判断专线价格、时效、服务质量,并自动生成最优报价方案,帮助客户快速获取精准运费估算。
此外,在危险工艺作业场景中,传化智联引入机器狗巡检设备实时监测危险原料存储状态与设备运行情况,有效降低安全隐患,提升智慧工厂管理水平。这些扎根业务场景的技术应用,既解决了传统物流中的安全管控痛点,也验证了AI赋能的现实价值。
强化“场景+新技术”“场景+新模式”的布局,传化智联使能物流服务制造,为宁德时代等大客户提供高效的物流解决方案。此外,传化智联还积极推动生态开放,与蚂蚁集团开展深度战略合作,聚焦物流数字化、物流供应链建设,共同推动物流供应链数字化转型。
管理体系支撑技术创新
从传统化工转型为智慧物流与精细化工双主业,传化智联上市20年来的转型升级之路,正是中国民营企业主动拥抱技术革命、践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传化保持年复合增速50%的科技投入和30%的创新投资,每年新产品收入占比超过20%。其中,稀土橡胶打破我国40多年技术瓶颈,无氟抗芯吸剂实现全球首创,前纺油剂打破长期市场与技术垄断。基于近40年积累的化学化工产业优势,传化将数百个产品品系、近2万个产品的制造基础、优势和能力,成功延伸至芯片、半导体、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与此同时,在传化智联看来,技术突破与管理创新犹如鸟之双翼。企业通过"产业平台+技术开放"模式,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把资源、精力都聚焦到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上来。
"科技创新本质是人才创新,而人才成长需要适宜的土壤。"传化智联将组织变革作为科技转型的底层支撑,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培育与发展。企业管理模式、体系、机制是否有利于创新,是否有利于人才作用发挥,直接决定了企业生产力的释放。
3月全国两会期间,围绕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徐冠巨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大力推动人工智能与产业创新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建议,在全国两会热议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背景下,这一建议引发物流行业高度关注。徐冠巨指出:"通用人工智能已抢占先机,民营企业要抓住机会用现代科技武装起来,将AI充分应用于企业转型。"
当科技创新深度融入产业血脉,当组织变革有效激活人才潜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便水到渠成。在政策支持与技术变革的双重机遇下,传化智联正以更务实的姿态推进科技转型,利用制造优势、平台能力促进AI与产业深度融合,为培育新质生产力贡献民营企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