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网站!
欢迎访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网站!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组织结构 协会领导 会员管理 会费管理 内设机构 廉政举报 联系我们
协会要闻 通知公告 培训通知 地方协会动态 行业专业委员会 采购信息公开 招商引资
发起人会员 副会长 副监事长 常务理事 理事会 监事会 普通会员 联系会员专区 上市公司动态
欢迎访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网站!
一带一路 境外动态
法律法规 公司治理 ESG专栏 民营党建案例 专题活动 数字化转型案例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会员自律 > 专题活动 > 上市公司在行动 > 正文

共迎AI时代 上市公司在行动丨消费全产业链的AI想象,“Wow时刻”何时到来?

来源:中国上市公司协会      发布时间:2025-04-14     字体大小 [ ]         【打印本页】

“我的发言稿就藏在眼镜里,通过手上的戒指翻页。”在前不久的一场活动上,杭州灵伴科技(Rokid)创始人祝铭明的一句平淡发言,引起现场观众一阵惊呼。

几天后,Rokid与蓝思科技一同宣布,这款被网友称为“超能力外挂”的Rokid AI眼镜将在长沙实现量产。

AI技术的快步前进,催生了一系列新型硬件的诞生,很多产品不再只是遥远的概念设计,从研发到应用再到量产,上市的周期不断被缩短,AI开始变得唾手可得。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虚拟”产物,不仅成为技术落地的物理依托,还极大地拓宽了消费场景的边界,创造了巨幅增量的成长空间。

消费级AI硬件无疑是新一轮“AI+消费”浪潮中的重要驱动力,AI如润物细无声般融入各类消费电子和人们的衣食住行中。

近日,我们重点梳理了有关“AI+消费”的最前沿趋势,从趋势到应用再到案例,把握和剖析消费新势力崛起的背后逻辑。同时,我们特邀多位企业高管、高校专家,多角度扫描、探秘“AI+消费”。


01“AI+消费”和消费级AI:消费全产业链的AI想象

大规模AI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性能显著提升,让AI处理更复杂的任务、提供更精准的服务成为可能,这是“AI+消费”迎来新一轮爆发的关键。更广泛地被应用到更多消费场景中,叠加消费场景本身的扩围,推动了“AI+消费”的普及。

而性能提升与成本下降之间的“剪刀差式突破”,更让AI技术应用的性价比大幅提高,企业能够以更低成本获得更强大的AI能力。这种突破进而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更进一步推动了“AI+消费”的创新和发展。

从AI在前后端、使用和生产上的应用以及消费级AI产品三大类别,我们梳理总结了当下最火热的“AI+消费”新趋势。


前端应用

1.视觉搜索和虚拟试穿: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用户可通过上传图片或视频搜索商品。随后AR/VR技术让消费者能够虚拟试穿服装、配饰、化妆品,有效降低线上退货率,对提升购物体验也有一定帮助。

2.智能客服和语聊机器人:AI驱动的客服和聊天机器人提供24/7全天候服务。伴随大模型在处理自然语言、图像识别等能力的提升,解答问题速度更快、处理客诉更人性化、指导消费更精准。

3.社交电商和内容营销:AI分析社交媒体数据,识别趋势和消费者偏好,帮助品牌精准营销,提升转化率。

4.超个性化推荐:利用深度学习分析用户行为、偏好和实时数据,提供高度个性化的产品推荐。实现“需求预判式消费”,购物助手基于情绪分析推荐商品,消费从“人找货”变为“货懂人”。

5.预测性消费和智能供应链:AI分析市场趋势、消费者行为从而预测需求,优化库存和供应链管理,进一步提高前端消费新趋势的响应速度,同时降低成本。


后端生产

1.赋能产品设计与研发:AI分析消费者数据、市场趋势和社交媒体信息,洞察消费者需求,帮助品牌进行产品创新和设计优化。

2.驱动智能制造与柔性生产:AI应用于生产线,实现设备预测性维护、生产流程优化、质量控制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灵活性。

3.优化供应链管理与物流配送:AI应用于供应链预测、库存管理、物流路线优化等环节,提高供应链效率,降低成本。

4.生产消费一体化:AI驱动C2M(用户直连制造)规模化,消费者通过AI设计平台参与产品研发,服装、家居等领域“千人千厂”模式兴起,彻底重构产销关系。


消费级AI产品

1.AI眼镜:将AI技术融入眼镜,实现实时翻译、导航、物体识别、健康监测等功能。

2.AI电脑:将AI芯片和算法融入电脑,集成神经网络引擎,提升性能、优化用户体验,例如智能语音助手、图像识别、个性化设置等。

3.AI家居设备:智能家居设备,实现智能控制、语音交互、场景联动等功能,打造智能化家居环境。

4.AI健康设备:实现健康监测、疾病预警、睡眠追踪、个性化健康管理等,还可以支持身体成分分析、心血管健康评估等功能。

5.AI玩具:小型机器人、智能机器狗可以实现语音交互、情感识别、教育娱乐等功能,还有“可编程机器人”,支持搭建模型、编程控制、游戏互动等功能。

这些AI新硬件通过集成大模型技术,实现从单一功能到多功能、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服务的跨越。AI应用与优质硬件载体的结合,无疑为消费场景拓展了可观的想象空间,同时加速了AI在消费领域的持续、深度渗透,最终实现推动消费全产业链的智能化升级。


02 借力提升:AI消费典型案例分析

“AI+外贸”,阿里国际AI搜索Accio提供专业采购方案

2月28日,阿里国际宣布旗下AI搜索引擎Accio接入DeepSeek等最先进的推理模型,正式上线深度研究、商业探索等功能。作为AI改造产业的代表性案例,Accio入选了达沃斯论坛最新白皮书。

2025041415341744616067541030573.jpg

基于推理能力,Accio能把用户的想法转化为具体的生意计划,从而驱动用户在阿里国际站上进行采购;同时,它也能帮助用户在短时间内进行海量搜索、筛选、比价,提高了搜索匹配的精确度和效率。此外,阿里国际站已上线并升级了商品运营、智能接待、营销助手和风险顾问4个AI Agent(智能体),将AI技术运用于从发品、运营托管,到分析店铺智能营销,再到风险预警、自动处理在内的外贸全流程中。

阿里国际站方面介绍,目前全球已有超过10万家企业在使用阿里国际站AI工具做外贸。数据显示,AI优化后的商品,转化率提升了52%,AI接待的客户,回复率提高了36%。


打造个性化,值得买“小值”调用量单月环比增长50%

随着大模型技术在消费领域的应用和渗透,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方式正在经历着一场新变革。

值得买CTO王云峰介绍,2024年四季度,值得买科技旗下AI购物助手“小值”的调用量增长明显,单月调用量环比增长50%。该智能助手能够基于全网实时消费经验、价格信息进行快速总结,提供口碑总结、商品对比、商品推荐、全网比价等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建议。该公司App“什么值得买”已陆续接入Kimi、智谱清言、讯飞星火、海螺AI、腾讯元宝和字节豆包等大模型平台,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用户需求。


提升过亿人效,京东言犀数字人覆盖7500个直播间

作为当下核心的电商场景,直播电商的内容和运营模式也在AI时代中被改写着,技术正向直播全流程延伸。

2025041415371744616238481084355.jpg

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京东云事业部总裁曹鹏表示,目前,京东内部已经有超过1万个智能体在运行,累计提升了超过1亿元的人效。营销方面,京东言犀数字人能自动生成直播脚本,已经覆盖7500个直播间,带货GMV(商品交易总额)总量超百亿。


借力AI,交个朋友新增选品超29万件

交个朋友今年2月在自主研发的“朋友云”直播业务中台正式接入DeepSeek大模型,将AI技术应用在了直播口播稿生成、短视频生产、智能选品定品和智能合规风控审核等核心环节。

交个朋友介绍,在AI技术的助力下,交个朋友内部团队人工生成单条口播稿时间从20-40分钟缩短至2分钟,效率提升10倍以上;单人单日输出量从20条提升至上百条,产能提升5倍;2024年新增选品池商品超29万件,同比增长超500%;AI全年助力选品流程超349万次,生成合作订单已超312万单。

03 技术重构:“AI+消费”从野蛮生长到有序破局

在值得买CTO王云峰看来,此前AI在消费领域的应用处于“野蛮生长”的状态,“大家都说AI会改变行业,但都不知道会改变成什么样子。”他认为,自2024年下半年起,AI在消费领域里的落地模式已经有了成熟的趋势,“比如我们已经确定了要让AI更好地帮助品牌生成营销内容、帮助用户去高效阅读消费信息并做出合理购物判断的基本方向。”

2025041415351744616151799060503.png

可以预见的是,消费者也将在更多的消费场景里见证AI技术的迭代发展。

交个朋友信息化部副总裁刘亚平表示,在直播电商领域,数字人和虚拟主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简单的动画形象到如今能够实时互动、支持多语言直播的智能主播,不仅降低了人力成本,还为中小商家提供了更多机会。“特别是随着DeepSeek等大模型在多模态交互和认知智能上的突破,虚拟主播的拟真度和用户洞察能力实现跃升,而类似Manus实时智能决策系统的应用,更让直播间能动态调整选品策略和营销话术。”刘亚平表示,这些技术正在重构“内容生产—用户触达—交易转化”的全链条。

不过,他指出,目前AI在直播电商领域的应用仍存在技术稳定性与复杂场景适配性、数据安全与合规风险控制,以及用户体验与AI真实感平衡这三方面的难点。

“基于DeepSeek大模型的底层能力,结合业务场景进行垂直化训练,通过多维度数据优化模型精度;同时引入阿里云的弹性计算资源,确保高峰期系统负载均衡,将口播稿生成响应时间稳定控制在2分钟内。”刘亚平以如何应对稳定性难题为例,向记者展现了交个朋友在应用难点上的不断探索。

04 AI赋能消费 尚待“Wow时刻”

“现在AI在电商领域里一大应用场景是高效生成营销内容,但很多时候对单个商品的真实体验是没办法虚构出来的,我认为需要提出‘AIUC’,也就是‘AI Understand Content(AI懂内容)’的概念。”对于未来AI在消费领域的可能性,王云峰表示,“未来电商上下游链条会越来越通畅,对于C端用户来说,每个人都能有一个私人AI助手,并且品牌、商家也能通过AI更清晰快速地明确产品迭代方向、了解竞品发展以及知道如何向消费者传播卖点等,让整个行业的生态因为AI变得更健康。”

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教授崔丽丽给出了她的“AI+消费”感知:“最明显的还是AR技术带来的沉浸式消费体验。比如,得物等电商平台利用AR技术,帮助试色口红、试鞋、太阳眼镜等,提供消费场景的真实使用感受。还有一些餐厅会采用沉浸式的方式,打造比较特别的就餐体验,增加服务的新颖性和趣味性。”

对于AI驱动C2M,崔丽丽认为,这实际上是得益于3D渲染和AI建模等方法使得个性化定制得以实现。

“大模型更多地还是会在内容生产环节,以及与用户的接触和交互体验上发挥进一步的作用。”崔丽丽进一步补充说,“人格化、超个性化服务,我觉得现在还没有很普遍的应用,但从大模型技术、产品能力的进步速度来看,未来一定是可以实现的。也就是通过不同用户喜欢的‘人设’,让AI与用户展开进一步的交互,通过识别用户的潜在情绪,获得更好的体验。”

不过,她还是认为,当下在一些消费环节,AI技术的应用还不足以引发“Wow时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