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简介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联重科)创立于1992年,由原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孵化而来。经过三十年的创新发展,中联重科逐步成长为一家全球化企业,已从中国工程机械技术发源地成长为国际标准制定者。公司主要业务为工程机械、智能农机和智慧农业、新材料三大板块,主导产品覆盖11大类别、70个产品系列,近600个品种。中联重科先后实现深港两地上市,成为业内首家A+H股上市公司。目前,中联重科正加速智能化转型升级,建设世界级的灯塔工厂,打造国际一流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
近年来,中联重科按照“做主、做深、做透”的理念,持续深化国际化布局,尤其对“一带一路”沿线实现资源重点倾斜。公司在“一带一路”沿线打造了10个生产基地、27个贸易平台、34个备件中心库,产品覆盖全球130多个国家。全球协同,持续推进海外生产基地拓展升级,用互联网思维做市场,以端对端模式展开业务,以本地化员工深耕市场,进一步做深做透位于欧洲、中东、东南亚等地区的现有海外基地,通过整合当地的研发生产资源和属地化营运模式,优化金融服务方案和物流解决方案,提供满足当地市场需求优质设备。
二、在“一带一路”参与国的既有投资情况及经验
中联重科海湾子公司于2007年在迪拜杰拜阿里自由贸易区注册成立,是中联重科发力“本地化”布局的重点。子公司占地面积约为10000平方米,是辐射中东区域,集行政、仓储、备件、服务和物流五位一体的中心平台,并于2015年成立迪拜服务中心,提供独具“本地化”特色的客户服务和全面解决方案。成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中首个在海外设立备件中心的企业,而第一家海外备件中心就落于迪拜海湾子公司。迪拜备件中心占地2500平方米,迪拜备件中心,集行政、仓储、备件、服务和物流五位一体,并且组建了以本地化人才为骨干的营销服务队伍和网络,给客户带来了优质的产品体验和售后服务,使该地区市场赢得了蓬勃发展。
在印度市场,公司已深耕超过10年,在巨大的市场保有量支撑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下,2019年公司在印度普纳购地230亩,建设中联重科印度工业园,辐射南亚等市场。
三、“一带一路”建设上践行的社会责任
中联重科阿尔及利亚合资公司(SARL ZOOMLION AHLIN TECHNICAL,简称合资公司)成立于2018年,由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和全球知名的吊车租赁公司SARENS公司合资组建。合资公司未来将持续投入中联重科产品运作,包括塔机起重臂的SKD当地组装项目、汽车起重机SKD项目等,预计合资公司将形成集塔机、汽车起重机产品本地化生产的综合海外制造基地。
1、促进当地就业,增进技术型、工匠型人才培养。在进入阿尔及利亚拓展当地业务的同时,致力于帮助其建立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的人才系统。合资公司定期对当地员工开展相关产品的培训课程,已累计输出了近20位优秀的工程机械设备技术人才。同时,合资公司实行本地化管理运营,从当地招聘了销售、技术、财务、售后服务等16名人员,助力本地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
2、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助力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合资公司目前虽然面临困难,但是产品知名度不断提高,2021年上半年,合资公司产品累计销售量是前3年销售量的总和。这些产品中,除标准节的主弦杆由合资公司从中联重科采购外,其腹斜杆、踏步以及焊接材料等都是从当地采购,对本地经济和上下游产业链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3、完善产品服务质量,提升客户体验。随着合资公司的建立,中联重科不断完善本地化服务团队,加快了配套备件库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当地的服务响应,并且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售后服务方面也给予充分保障。同时,发展了多家本地代理商和经销渠道,为当地客户提供了销售、服务、技术及融资等一条龙服务,极大地提升了客户体验,带动了市场销售。
四、海外投资遇到的风险挑战及企业对现有政策的建议
1、海外投资所面临的风险及挑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鼓励,我国企业海外投资规模日益扩大,由于国际投资环境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特殊性,企业在境外投资过程中面临政治、环境、外汇、税务等风险。鉴于此,“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企业在扩展对外投资时,应充分调研东道国投资环境,评估目标国政治风险、外国投资限制,了解当地劳动法、环境法、外汇、税务等相关情况,注意风险防范意识,构建安全保障综合体系,同时在国际上营造积极舆论,为海外投资保驾护航。
2、未来“一带一路”合作政策及建议
随着越来越多中国制造装备的出口,认证壁垒、清关和流转税增加、反倾销政策,以及部分外交和签证政策、地区政治危机等也成为制约海外业务的因素。面对遇到的困难,中联重科提出的合作政策及建议如下:
一是建议加大“一带一路”牵引力度。希望政府“以点带面”,选择一批制造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具有中国自主品牌的优秀企业作为扶持对象,指定专门机构对接重点企业,加大支持力度,促成中资企业发挥整合优势,提升整体竞争力和服务水平,推动“一带一路”沿线业务发展。
二是建议增加企业投资金融渠道和政策。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参与的海外并购、贸易活动越来越多,但是企业单靠自身资金来运作能力有限。第一,建议增加出口专项基金、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希望政府建立出口专项基金,对“走出去”优秀企业、优势产品给予加大出口退税等方面的支持;在海外重点市场重大国际性展会等活动上搭建国家级推广平台;增加国家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对企业海外并购活动的金融支持;探索政策性保险体系,对海外投资进行融资担保。第二,扩宽企业投融资渠道和政策。随着企业海外业务的不断发展和行业竞争局面的增加,出口企业和终端客户对融资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凸显。建议政府引导在可能的范围内提供更加优惠的贷款利率,主要是国家低息贷款,包括国开行、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银行的支持。低息贷款的政策支持不仅增强了企业海外子公司在当地市场竞争力,还能吸引新客户,加快企业产品“走出去”步伐。第三,降低融资租赁信用保险门槛。为了建立完善的风险管控和客户信用管理体系,从源头把控出口收汇风险,企业在海外市场上希望获得更好的信用保险支持。目前国内信用保险公司较少,对出口融资租赁的支持门槛较高,导致企业针对海外终端客户的融资项目难以获得信用保险支持。建议政府制定相应政策支持,降低融资租赁信用保险门槛,企业在海外的融资风险敞口将会大大降低,有力推动海外市场销售业务发展。
三是建议加大农业现代化建设投入。“一带一路”沿线及非洲国家农业发展基础薄弱,生产效率低,农业技术落后,机械化程度低。中联重科依托自身农业装备技术优势以及全球网络优势,推进境外新型农业工程开发,打造中国与目标国经济增长和民生发展新引擎,推动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希望政府能加大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投入,配合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带来的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机械化的投入,也有利于拓宽农业机械等装备制造业和相关产业的海外业务发展。
四是建议成立国内外企业对接互动平台。现阶段中国企业“走出去”基本上是单打独斗,不利于形成整体竞争力,国内外政府和企业间文化、安全、健康、项目信息等沟通机制仍然不尽完善。建议从国家层面培育和协同金融、法律、保险、审计、咨询等方面的力量,抱团“走出去”,为企业提供服务;采取建设友好城市、设立互动平台等方式加强政府间和企业间联系,形成企业间的长效沟通机制,达到项目等信息共享的目的;定期组织社交活动,增加企业间的互动互助,为企业与当地政府部门搭桥互动创造机会,开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