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所在行业深入调研与实践,针对中国汽车的全球化、智能化和新能源发展等问题,我提出了3项建议,聚焦汽车产业发展的前沿领域。在汽车清洁化、智能化变革愈演愈烈,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塑的背景下,着重关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全球化、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化、智能网联汽车商用化等问题,期望可以推动中国汽车产业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实现弯道超车。”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
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
“我建议制定5至1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规划。”王凤英认为,近年来,得益于政策支持、技术创新、规模庞大等先发优势,中国培育出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产业。新发展格局的确立,使中国汽车全球化发展迎来新契机,新能源汽车成为重要突破口。
然而,随着外资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力,而中国新能源汽车仍以国内布局为主,“走出去”黄金窗口期压缩,中高端新能源汽车产品在全球影响力较小,芯片、钴资源等关键技术或资源依赖进口等,令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受阻。
为此,王凤英建议,扶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向全球发展;搭建自主的全球化供应链体系,提升新能源汽车整体“走出去”实力;拓展国际经贸合作,带动企业互利共赢;制定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全球化自我保护的防御机制。
加快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化进程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王凤英建议,我国需发展车用氢能产业,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行,提高可再生能源制氢比例,以加快推进低碳减排。
王凤英认为,目前我国氢能产业战略导向尚不明朗,支持政策尚不完善,加氢站管理缺位,车用氢能供给体系尚不健全,关键材料和零部件自主化能力还不足,整车制造及氢气价格过高导致产业化进程受阻。为支撑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示范应用,我国亟需解决产业发展所暴露出的种种问题。
王凤英建议,制定氢能的国家级顶层设计,完善标准法规;引导加大氢燃料电池基础科研投入,突破核心材料和关键部件的技术瓶颈;加快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能力,鼓励多手段降低推广成本;加强优质资源协同,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商用化落地
作为跨产业融合创新的重要载体,智能网联汽车正推动着汽车产品形态、交通出行模式、能源消费结构和社会运行方式等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并为探索解决汽车普及带来的环境、能源、交通等社会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
王凤英告诉记者,现行的产业管理方式在产品标准、法律法规适用性、产业准入等方面,难以适应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因此,建议加快形成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统筹协调机制;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法律法规制修订工作;处理好科技进步与法律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来源:上海证券报)
摘自:https://company.cnstock.com/company/scp_gsxw/202103/46674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