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新材料行业大有作为。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关键材料国产化能力不足的矛盾,逐渐凸显出来。全国人大代表、联泓新科董事长郑月明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就将目光聚焦到了高端新能源材料领域。“我国在该领域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关键材料对外依存度较高,国产化率较低,因此建议从国家层面完善新能源产业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加大相关政策的支持力度,以加快推进产业发展。”郑月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对于新能源材料产业的现状,郑月明介绍,近年来,包括太阳能转换材料、锂电池材料、储氢材料及超导材料等在内的新能源材料产业取得了较快发展。目前我国已发展成为新能源材料大国,中国新能源材料和零部件在国际市场占比已经很高,如光伏面板占全球市场的70%-85%,风力涡轮机占60%-75%,电动汽车占60%-75%,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已连续8年位居全球首位。
“但在高端新能源材料领域,因为国产化率较低、原始创新不足、企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使得我国新能源材料产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郑月明说。
以目前我国最具规模优势的光伏领域为例,光伏胶膜的核心原材料之一聚烯烃弹性体(POE)全部依赖进口;光伏组件封装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树脂国产化率也不高,目前对外依存度达65%-70%。此外,郑月明还提到正处于大规模示范应用初期的中国氢燃料电池产业,“解决包括质子交换膜、膜电极、碳纸以及储氢材料等关键材料的‘卡脖子’问题,是突破该产业发展瓶颈的迫切要求。”
因此,郑月明建议,首先要从国家层面完善新能源材料产业的顶层设计和规划,特别是要加强产业整体规划和行业引导。“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专业机构的作用,建立‘政产学研金服用’良性的协作模式,引导产业健康发展。”郑月明说,而且要打破目前新能源材料性能评价的行业惯例,搭建标准化、国际化的第三方检测平台,提升性能评价的效率与可靠性。
与此同时,郑月明还建议,要特别注重基础研究的价值,支持设立国家级新能源材料创新平台,重点关注关键材料技术研发,并加大科研院所、高校等在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研发投入,加强核心技术专利布局;加强专业领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和人才梯队建设。
“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同样关键,因此建议大力培育新能源材料细分领域龙头企业,鼓励围绕龙头企业打造新能源材料产业链和生态圈,增强集群综合竞争力。”郑月明说。
此外,采访中,郑月明还特别提及了“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对于加快壮大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和布局。“对我们新材料企业来说,在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消费升级、产业升级的大趋势下,谁掌握了关键核心技术,谁可以提供高质量供给,谁就能获得更长足的发展。”
因此,作为一家新材料领域的上市公司,联泓新科规划在“十四五”时期,在新材料若干细分领域打造领先的产业集群,在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发挥新材料平台型企业优势,开展协同创新,培育新的增长点,并将整合资源,重点在新材料“卡脖子”领域特别是新能源材料关键领域进行投资和布局。
(来源:证券日报)
摘自:http://www.zqrb.cn/finance/lianghui/2021-03-08/A1615134979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