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为推动上市公司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做好ESG相关工作,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组织开展上市公司ESG优秀实践案例征集工作,汇编形成《上市公司ESG实践案例》,并于近期正式发布。
中信银行
发挥金融与实业并举优势 满足客户综合服务需求
一、公司简介
中信银行成立于1987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中最早成立的新兴商业银行之一,是中国最早参与国内外金融市场融资的商业银行,并以屡创中国现代金融史上多个第一而蜚声海内外,为中国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2007年4月,中信银行实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A+H股同步上市。
中信银行以建设成为有担当、有温度、有特色、有价值的最佳综合金融服务提供者为发展愿景,充分发挥中信集团金融与实业并举的独特竞争优势,坚持“以客为尊”,秉承“平安中信、合规经营、科技立行、服务实体、市场导向、创造价值”的经营哲学,向企业客户和机构客户提供公司银行业务、国际业务、金融市场业务、机构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交易银行业务、托管业务等综合金融解决方案,向个人客户提供零售银行、信用卡、消费金融、财富管理、私人银行、出国金融、电子银行等多元化金融产品及服务,全方位满足企业、机构及个人客户的综合金融服务需求。
截至2020年末,中信银行在中国境内153个大中城市设有1,405家营业网点,同时在境内外下设7家附属机构,包括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信银(香港)投资有限公司、中信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浙江临安中信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信百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哈萨克斯坦阿尔金银行、信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
中信银行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稳健经营,与时俱进。经过30余年的发展,中信银行已成为一家总资产规模超7万亿元、员工人数5万余名,具有强大综合实力和品牌竞争力的金融集团。2020年,中信银行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21位;一级资本在英国《银行家》杂志“世界1000家银行排名”中排名第24位。
二、ESG实践情况及经验
中信银行自2008年就开始进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写工作,建立了符合自身特点和外部监管要求的多层次、多维度指标体系。但是由于缺乏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在2015年之前,中信银行总行在进行企业社会责任治理工作的过程中,一直通过手工的方式从各个分支行及下属公司收集相关指标数据,并以手工方式进行汇总和统计分析,该方式所带来的工作量大、效率低、分析统计困难,数据审核可追溯性差、且出错率高等诸多弊端,不利于中信银行社会责任工作的进一步提升与发展。
中信银行于2014年底开始进行社会责任报告信息系统平台的设计及建设,从2015年开始利用该信息平台辅助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写工作。
中信银行社会责任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具体的功能模块包括数据管理、文字管理、报表管理、机构管理、用户管理、角色管理等内容。系统的应用范围包括中信银行总行、总行机关、一级分行、一级分行机关及下属支行、二级分行、二级分行机关及下属支行,共计近1500家单位。
该系统的优势在于:
(1)通过信息系统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要求、流程及具体操作规范在信息系统中落地,并将集中多用户的跨地域指标收集机制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强制固化,显著提升了统一化、标准化的管理水平。
(2)信息化处理手段相较于人工处理来说,可以显著提升工作效率、提升数据填报质量,大大简化各层级人为干预及相关管理工作,使业务人员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诸如进一步提升报告编写质量、进一步优化指标体系等更有价值的工作上。
(3)企业级的数据库在数据容量、逻辑关系复杂度、灵活性、处理效率等一系列处理能力上,都存在明显的优势,可支持多维度多层次的指标体系的灵活管理与不断完善。同时,由于信息系统基础组件的灵活性,也可以随用户管理成熟度的提高,中信银行内外部管理要求的改变,较好地支持指标体系的修改与更新。
(4)通过信息系统可从业务管理层面、系统后台数据修改层面将所有数据填报、审批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并可进行灵活查询和数据钻取,能够快捷迅速地为鉴证方定位鉴证数据点,并提供鉴证数据。
(5)可通过系统对各管理层级、各用户的任务逐级分解、责任逐级明确的管理要求进行固化,减轻各级人员的管理工作强度。
(6)该系统将全行两千多名业务人员纳入信息系统使用用户,并借助信息系统,通过各层级用户,带动落实全行的社会责任治理及报告编写工作,通过多年的使用和持续优化,能够进一步提升全员对社会责任管理的认知,使中信银行整体社会责任治理、报告编写能力及社会责任意识得以明显提升。
(7)系统可根据业务要求,帮助报告编写人员自动汇总相应的指标数据及文字草稿,辅助报告编写人员完成编写工作。从而减轻报告编写人员的劳动强度。
三、ESG信息披露经验及亮点
应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相关要求,中信银行2008年首次公开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以后每年一期,截至2021年,已对外披露10份社会责任报告和3份可持续发展报告。
中信银行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编制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社会责任的意见》、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报告〉编制指引》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下发的相关通知,以及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证券上市规则附录二十七《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以下简称“ESG指引”)为依据。
2013年,应香港联合交易所《环境、社会及管治》要求,中信银行对社会责任报告内容进行调整,增加了与环境、社会及管治相关内容的比例。
在报告编制过程中,中信银行不断引入权威标准,多元化配置指标体系,丰富报告内容。2009年,中信银行首次采用了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发布的GRI(G3)标准;在2011年度的报告中将标准提升至GRI(G3.1),并连续三年在GRI官方实施的报告评级审查中被评为A+;在2015年度的报告中再次将标准提升至GRI(G4);在2018年度的报告中将标准提升至GRI Standards。
随着中信银行社会责任管理水平和信息数据质量的不断提高,到2018年,中信银行已能够满足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的“核心方案”要求。在MSCI公司发布的ESG指数中,中信银行的评级结果为BBB。基于中信银行往年扎实的社会责任管理和披露基础、较为完善的数据指标体系,顺应监管机构不断提高的重视ESG的潮流,2018年起中信银行将社会责任报告更名为可持续发展报告,并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了回应。
为提升环境类绩效指标统计的有效性、完善报告管理体系和工作方法,中信银行自2009年度社会责任报告起,坚持采用第三方独立鉴证,对报告中的全部关键陈述、数据和案例实施有限保证的鉴证,并根据所出具的管理层建议书,提升可持续发展管理和披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