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萌:各位此刻正在线上观看直播的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欢迎来到由中信出版集团主办的主题为“构建韧性个人和企业如何持续小赢”的对话活动。我是长江商学院的晓萌教授。正值我的新书《韧性》近期发布,今天非常荣幸把这本书的推荐人宋志平教授请到了直播间。宋教授,您好!
宋志平:各位网友大家好。
韧性是“至暗时刻”的通行证
张晓萌:众所周知,宋志平教授曾经同时担任过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一把手,现在也在同时担任两个协会的会长,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和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的会长。今天宋教授将和我一起就《韧性》这本书,和大家聊一聊“在不确定的时代,我们该怎样去打造并传递韧性”?
昨天我们在聊天的时候,宋教授跟我讲到了一个蛮有意思的点。您刚刚大学毕业时到北京工作,在实验室里面很快就被提拔了,当时的领导送您一个礼物,是在字条上写了“韧性”的“韧”字。这一点其实特别打动我。您能跟我们还有屏幕前的朋友们聊一聊为什么这么机缘巧合,当时会给到您“韧”字的小字条?
宋志平:我当时很年轻,20多岁就做了一个工厂的实验室主任,有冲劲有干劲,但是没有太多的经验、太大的耐力去工作。我的领导看到了这一点,就给我写了一个“韧”字。这个字其实在我心里待了很多年,对我来讲非常重要,在做企业的过程里指导了我大半生。这个字对年轻一代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次看到《韧性》这本书,非常打动我。
张晓萌:其实我跟宋教授认识了蛮长一段时间,但之前更多是在课程上、活动上去交流。正是因为《韧性》这本书作为一个桥梁一个渊源,把我们拉近了很多。宋教授非常认真地在读这本书,并且一字一句写了推荐语。昨天我们交流这本书的核心——“韧性飞轮”,它有三个部分,第一是觉察,第二是意义,第三是连接,分别代表了我与自己,我与他人,我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怎么能够让飞轮转动起来?一个比较重要的动力就是持续性的“小赢”。请问宋教授,在您带领两个世界500强企业去改革、去转型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所谓的“至暗时刻”?
宋志平:首先要表明,我读这本书其实也是很有感触的。刚才你讲到的飞轮,觉察、意义和连接,这些我都很有感触。这本书写得非常好。其次,“韧性”的真正内涵是什么?这本书给大家做了比较深的探究,大量引用了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结合企业家的实际情况来讨论这个问题。在目前的这种情况下,对于企业家来讲,韧性是很重要的,也需要懂一些心理学。这本书围绕着“韧性”的核心理念,给大家普及了很多心理学知识。对于每个企业家来讲,有没有韧性,往往成了一个基本考验。尤其是最近这段时间,越来越多的企业提到韧性。比如,最近我在杭州参加的关于“供给链、价值链和产品链的韧性和稳定”的国际论坛,就用了“韧性”。我们打造资本市场,也是要打造有韧性的资本市场。
其实我每年都会遇到几个小困难,隔几年遇到一个大困难。我经常讲,企业家其实就是面临这些困难,为解决困难而存在的。你提到的“至暗时刻”是会遇到的。做企业的历程,没有那么顺利的“过五关斩六将”“马到成功”,往往是通过一些艰苦卓绝的工作,最后才能够取胜。
举两个例子。我在北新做过7年的副厂长、10年的厂长,当时我遇到过很大的压力。我们的主产品石膏板做得特别好,售价也非常好,因此跨国公司都来中国开工厂做石膏板,和我竞争。我们的产品就受到很大的挤压,每个月都降价,而且很多产品压在库里边。其实跨国公司很想跟我合资,但要求控股权,我当然不愿意,但是仗打到这个份上实在打不下去了。我说可以谈判、可以合资,但跨国公司又不合资了,觉得我的公司过几天就垮掉了。正在进退维谷之时,恰好事情变得非常有意思,市场上发生了逆转,大家都愿意用北新建材的产品,因为质量好,适用于中国的施工单位,而不愿意用跨国公司生产的那种又轻又不结实的。最后这些跨国公司还是被打败了。今天北新建材的石膏板,占到了全国市场销售量的60%。从这件事我也得到了启发:在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坚持到最后五分钟,情况都可能会发生逆转。让我想起小时候看《沙家浜》这部戏,郭建光背诵毛主席语录里那段话:“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第二个例子。中国建材当时在香港已经上市了,要发行3亿股票,市值是40块港币,但是遇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中国公司的股票在香港被卖空,从40港币跌到了1.4港币。当时我压力很大,我女儿就安慰说:“您不要有这么大压力,从上市那一天您就应该做好准备。股票的涨与跌,在上市之前就应该想清楚了”。确实,我知道市场在卖空我们,但有一点我始终觉得公司的利润特别好,公司内部没有什么做得不好的,所以还得鼓励大家坚持住。后来金融危机过去了,股票价格都恢复了。这次危机是磨练我心理的一段很好的经历。
所以,遇到困难到底该怎么面对?这就要说到我的困难观。第一,困难是客观的,大家都会遇到困难。不是只有你有,他没有。其实问问今天线上的朋友们,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难,所以困难是客观的,不可怕。第二,最困难的时候你得挨得住,你得坚持,不能当逃兵,起码不能躺平,这个困难其实很快就过去了。困难是黎明前的黑暗,最黑暗的时候,也说明天很快就亮了。这是一个辩证法。第三,解决困难,要靠我们的努力,绝对不能躺平。其实这一点既是企业家的本能,也是企业家的精神所在。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是企业进步最快的时候,也是人进步最快的时候。顺利的时候反而没有什么进步。我们都希望自己的路途是顺顺利利的,但既然困难来了,要珍惜困难,不要采取“鸵鸟政策”不去面对,要积极地想问题,找出口,这可能会变成非常有意义的一段经历。
02
“韧性”是企业家精神的底色
张晓萌:宋总说得特别有道理。“韧性”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跨领域的词汇了,最先可能从精神病学科缘起,后来慢慢进入到心理学领域,现在已经是经济学社会学都在使用的词。关键在于:如果我们一直是顺境的话,是不知道自己有没有韧性的,只有经历了挫折,甚至不是一次两次的挫折,在这种挫折当中不断去学习,不断去反思。在任何的不确定性当中,首先要去思考去复原,然后去成长,最后还能够获益。就像一个球,砸到了地上,不仅能够反弹到原始的高度,还能弹得更高,这是人的一种持续能力。
对于每个人来说“韧性”很重要,对于企业家更是如此,甚至可以说“韧性”是企业家精神的底色,是以韧性怎样在持续的不确定性当中寻找确定性。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爬滚打,您现在是一个非常具有高韧性的人,这其中的坚持是来源于责任,就是要带领全体员工往前走。您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建立韧性的整个过程?
宋志平: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一开始我也是比较脆弱的,谈不上韧性。正是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锤炼,在一次次挫折中进行心理的磨炼,反反复复去思考,韧性就慢慢地产生了。对国企领导人来讲,我们最大的责任主要是想到企业如果垮掉了会怎么样?身边的这几千上万人该怎么生活?所以肩上的担子是很重的。无论有多大的挫折,多大的困难,都希望度过去。这种坚持的意念力,是我韧性的一个出发点。
这本书里也举了个特别恰当的小例子。一个鸡蛋,一团纸团,一个乒乓球,同时落地,鸡蛋会碎掉,纸团掉在地上无动于衷,躺平了,乒乓球会弹起来。做人肯定都愿意做乒乓球,而且希望能弹得高一点,这样可能我们的心理韧性就越强。
现在产业链、供应链都讲韧性,市场也讲韧性,实际上都是讲包容的能力,容纳的能力,以及抗风险的能力。所谓“疾风知劲草”,有韧性的草,一是根基牢,二是不脆弱,被大风刮几下也没关系。但有的草一刮就断掉了。我觉得,企业和企业家要做“劲草”,做有韧性的企业和企业家,能够经得住大风刮大浪打。
对于困难,企业家该怎么办?首先,精神层面应该有韧性,这既是客观上的需要,也是主观上的需要。有韧性,才能够度过困难,有韧性,才能够发展。以前总是讲情商、智商,还有逆商,其实企业家的整个成功要素里,按比例来讲,可能逆商是最重要的。今天的这些企业和企业家,都是经过了困难的,他们都是强者。那些弱草、脆草,早都被刮跑了,刮断了。我太太是妇产科医生,她就讲,其实哪怕这个世界上最弱的人,在生存竞争中都是强者。企业也是如此,生存下来的都是强者。当然,如果想长期存在,明天还存在,只有韧性是不够的,还得增加韧性。所以要读这本书,从里面获得知识、获得一些训练自己韧性的方法。很多人取得成绩,都不是一跃升天的,是一点点积累的,正像书里“持续小赢”这四个字一样,日复一日,水滴石穿。
03
增加韧性,增加“应对力+抗压力+复原力+免疫力”
张晓萌:《韧性》这本书的构思,其实要追溯到这些年我在长江商学院的课程“韧性的打造”,同时也源于跟我们的企业家学员交流时所发现的一点差异。这些企业家都是经历过很多的挫折,在挫折当中达到了各自的人生巅峰,但是当巨大的危机或者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袭来,甚至不断袭来的时候,就会出现不一样的状况。有些人可能就特别坚韧,他弹得更高。有些企业家会变得比较悲观。宋总您也讲到,在特殊的时期,我们都要去了解一下自己的心理状态、行为模式。我觉得,不确定时代是一个真正的分水岭,让强者变得更强,而另一些“强者”在这种逆境当中可能就被淘汰出去了。
在和您沟通的过程当中,有一点特别触动我。您说,在绝大多数的人眼中您是一个特别乐观的人,不会有任何的委屈,也不会有任何不开心,但实际上,人的心生下来都是一样的,谁怎么可能没有不开心?胸怀大是因为手撑大的。我特别想知道,在您这么多年的工作经验和丰富的阅历当中,打趴一次可以站起来,打趴两次还可以起来,您怎么能够一直保持这种乐观?您是怎样用手把胸怀给撑大的?
宋志平:几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叫《企业的格局和能力》,这个能力指的是特殊的能力,也指普通的经营能力。企业会遇到特别的困难和艰难时刻,需要有抗压力,复原力。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时候,格林斯潘在上海谈到,像东南亚这样的金融危机,要有好多次才能有一个成熟的金融市场。我当时听了,觉得耸人听闻,一次我们都受不了,更何况多次危机。今天回过头来看,我们遇到过好多次危机了,像2003年的SARS、全球金融危机、汶川大地震,以及现在延续三年的新冠疫情。未来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还会有各种各样的危机。危机是不确定性下的一件确定的事情,路途不可能是顺利的、平坦的。所以,做企业、做企业家,要在不确定性中锻炼好自己的心力,增加韧性。
新冠来临的时候,我写过一篇文章,谈应对新冠的四种力。第一个力:应对力。顺风顺水的时候,企业很多事容易做。但是困难来了以后,是不能手忙脚乱的,要有条不紊地处理,这也反映了一个企业家,一个企业的能力。第二个力:抗压力。平常我们讲,做一个压力测试,真的压力来了,不用测了,你能不能够承受?能够承受多大的压力?第三个力:复原力。经过了这样的一场风暴,这样一场疫情,能不能快速复原。有的人生病,很快就活蹦乱跳,复原了;但是有的人生了病,会被自己吓死的。第四个力:免疫力。遇到过同样的问题以后,我们要总结经验教训,比如遇到SARS后,再遇到新冠这类公共卫生事件,我们就要用积累总结的经验去思考做了哪些有用的事,今后还有公共卫生事件我们该怎么做。作为企业,面像新冠这样的问题,不是说简单应对过去就行了,而是要在这里很好地去总结经验。这也是个课堂。我们不愿意它发生,但是发生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争取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
张晓萌:您提到这篇文章当中的“四个力”,其实我写这本书的过程当中也是深有体会。面对危机,就是面对失控。我们在学员企业里面做了很多调研,发现每一个人对于掌控感这件事都是有情怀的。关于掌控感,我觉得最经典的一个研究结论就是:人类对于掌控感的追求,往往是过度地去追求那些不能掌控的事情,对于我们能改变、能掌控的东西却不作为。比如平常有没有提前做好应对方案,如果没有,危机来了,一下子就会懵掉的。
大家都希望能够有一定程度的掌控感,能够有掌控感的时候,心理就会比较开心;刚开始失控的时候会有点抓狂,失控时间久了就开始出现各式各样的心理疾病。为什么现阶段有很多的企业家或者管理者,出现了比较悲观,容易躺平的焦虑状态,可能跟他们没有正确理解“掌控感”这件事情有关。
这三年的数据对比中可以发现,不少人处于极度焦虑焦灼的状态。有些人经验很丰富,经过这么多年的韧性打造,起码不是鸡蛋,没有被摔碎。但是有的人会选择当一个纸团,在地上不会碎掉,但处于躺平状态,就熬着。我觉得这挺引人思考的,因为“熬着”并不是一个特别积极的状态,而是一种悲观的状态。他们可能认为“不作为是最好的作为”,在全球的经济形势处于下行的阶段,先把这段时间熬过了再说。但其实即便是在逆境当中,我们还是有选择的。假如我们摔倒了,爬起来还得去反思,去琢磨,然后从里面获益。哪些东西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做好布局,当未来机会来的时候,也许就能迎风而起了。这时候,作为个体也好,组织也好,有没有韧性就显得特别关键。
04
务实达观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心态
宋志平:现在社会上确实有不少人处在这样的焦虑状态。从疫情爆发到现在的三年时间,确确实实引起了大家的心理承受能力方面的变化。那么要解决大家的焦虑和悲观心态,盲目乐观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只是讲一些盲目乐观的口号,其实内心很难接受,还是会处于悲观状态。所以我觉得应该务实达观。达观,就是看得开一点,既然看到了这些困难,我们不妨面对现实,用积极的心态去来解决这些困难。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家都喜欢看手机,看公众号等。一方面喜欢看有趣的事情、短视频之类的,另一方面也喜欢听悲观经济学家讲一些悲观的故事,这属于是“消极的偏好”。大多数人其实是那种怕鬼故事的人,但是越怕鬼的人越愿意听鬼故事。但是总是消极偏好,会被一些悲观消息吓个半死,那也没用,因为我们需要面临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我们需要了解到一些悲观消息,这本书里也讲到了,些许的悲观,也许是件好事。所以适度悲观和积极乐观两者要有完美结合,那么务实达观就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心态。
在5月份的时候我找了松下和稻盛和夫的书来读。二三十年前的日本正处于房地产泡沫阶段,日本经济急剧衰退,哀鸿一片,松下先生和稻盛先生跟年轻的一代讲了很多怎么来渡过困难的事。那么,现在作为中国老一代的企业家,大家经历过那些困难、磨难,首先,应该给年轻一代一些心理的指导,给一些心理上的支持。《韧性》中也提到了“皮肤的触摸”,这给别人一种温暖的安慰。实际上企业家的心灵,他们也需要触摸,也需要安慰。我们要积极创造让大家心理能放平的环境。
其次,不要只给他们去讲些悲观的故事,也要让他们看到乐观的未来。对很多企业家来讲,今天如果过度的悲观,可能会失去很大的机会。当每一次危机来临,有很多的企业倒下,但是也会有一些大企业就崛起了,他们的崛起往往是由于经历了某一次危机,抓住机会胜出了。
我们应该有信心,而且信心不是建立在盲目乐观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一种理性上,辩证的去看待事物发展。
05
“信念不败”是企业家精神的特质
张晓萌:您的分享让我想到,巴菲特有一个演讲中提到:我们这一生当中,永远都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不会有任何一个阶段是顺风顺水的。即便是整个经济环境特别好,我们还是会在工作和生活当中遇到不同的问题。他有一句结论性的话:”这个世界不属于悲观主义者。”
虽然一定程度的压力,适度的悲观,能够让我们提高警惕风险的能力,但是过了这个度,处于躺平了,比较丧、比较颓的状态,这种负能量会很快往外传递。所以,即便是遇到了不顺心的环境,还是得保有对未来的希望。您刚才所讲的信念,您在多篇文章里面提到的“长期主义”,是很关键的东西。
关于信念的故事,比较著名的是斯托克戴尔悖论。斯托克戴尔是美国海军上将,在越战期间被俘虏后关押长达8年之久,后来吉姆·柯林斯去采访他:你为什么能够活下来?他讲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坚定的信念。对于未来的信念是不会丢的,但与此同时也不会盲目乐观,不会给自己预设一个时间点,比如到了圣诞节的时候我一定就能出去,到了感恩节的时候就一定能怎么样。我有长远的信念,所以正视现在经历的这种困难。这其中涉及到了人的心理状态,到底是要乐观和悲观。我这本书当中第一个内容是觉察,不停的觉察,是打造韧性的一个基础。有了一定程度的觉察之后,这种长远的意义感就会特别的关键。
现在的年轻人所面临的时代不一样,他们会有非常大的压力,会有突然间工作没有了该怎么样去交房租等等这些现实性的问题。目前从数据来看,新冠疫情给年轻人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他们在企业里表现出来的心理的韧性程度,远远低于老员工,远远低于久经沙场的企业家。您有什么样的建议可以给到年轻人吗?
宋志平:生活有困难,不是悲观的理由。应该积极行动起来,采取积极的心态去努力的改变命运,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拒绝躺平和颓废,要越挫越勇,年轻人应该要这样,这也是人生的意义。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竞争的强者,我们胜出了。在整个社会里,在竞争里,我们还应该战胜周围的困难。我1993年做厂长的时候,厂里当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我每一天在上班出门前,都会对着镜子笑一笑,鼓励自己。我希望能够以积极饱满的精神状态面对我们的职工,鼓励他们,希望我们共同度过最困难的时光。
疫情影响下所遇到的困难,也叫超预期冲击。我们承认这个现实,同时也要有一定的忧患意识,但是只有这些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你的奋起,是你的能动性,用这些来改变命运。最近我见到每一个企业家,都问这几个问题:你的企业最近怎么样?你的行业最近怎么样?你对下一步经济怎么看?这些问题常常得到完全不同的回答。比如前两天到西安,一个企业家跟我说,我这个行业还可以,企业今年的发展还是不错的。我问他对经济怎么看,他说反正经济有好有坏,但我这个行业还算可以。
处在不同行业里面,大家的感受是不尽相同的。大企业、上市公司好一些,中小微企业可能遇到的困难多一些。像一些高科技、新能源、电动车等等,这些行业可能还都不错。但是要去看旅游服务业和航空这些行业,就遇到了很大的打击。悲观也没用,还是要振作起来。越困难的时候,我们越要看到光明,越要提高勇气。这应该是企业和企业家的本能。
我觉得TC L的李东生就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越挫越勇。有的人被打败一次就不行了,有的企业一打就趴下了,有的企业打趴下了很快就起来了,并且能够东山再起了,这是为什么?克林斯写的《再造卓越》就谈的是这个问题。能够东山再起的企业和企业家我是相当佩服的,这些企业家都很了不起。
张晓萌:从您的角度来看,这些总是能够东山再起的企业和企业家,他们最明显的特质是什么?
宋志平:这个问题又回到了对于失败的看法。有的人觉得失败了,好像就一败涂地了,从心理上就败了。但有些人恰恰相反,他们失败了,但他们的信念不会败,他还要再赢一局。这些人有东山再起的心理素质,他们坚信困难是一时的,是一定会击败的,崛起只是时间问题。这是企业家的本色。在目前这种情况下,企业家对于生生死死,也看得惯常了,我们应该弘扬这种不认输,不轻言失败的企业家精神。这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我们的经济有三重压力:需求的收缩,供给的冲击,还有预期的减弱。在这三重冲击里面,最重要的就是预期减弱。因为预期减弱了,人们就不愿意消费,不愿意投资了。现在重要的是如何提升预期。我认为要打造新的增长极和区域热点,比如新能源、电动车、半导体、新医药等等这些新的增长极。比如打造新的区域热点,像合肥和西安最近就发展得热火朝天。改革开放时期的深圳提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个口号,曾经鼓舞了全国人民。一个深圳的崛起居然带动了大家,这就是心理预期的作用。但不能总寄希望于北上广深这些城市,我们也希望打造新的区域热点和新的增长极,来改善我们的心理预期。
人的本质就是想法而已,改变了想法,就会有了信心。举个例子, 动力电池今年上半年有200个公司去投资,居然投了5000个亿。且不说他们是不是投资成功,单就投资数目来说就有一个很好的带动作用。人在困难的时候,在三重压力下,应该创造新的预期来改变我们的心理预期。预期改变了,其他的才能改变。如果大家的预期不改变,都不愿意消费,都不愿意投资,就没办法发展进步了。
张晓萌:现在大家在面临经济整体形势波动的时候会焦虑,其实也是跟人们的预期有关系的。对于未来的这种不可控性,导致很多人变得悲观,变得保守。有一个很经典的说法:人的情绪是源于想法的,周围的环境、发生的事件、遇到的人都会间接影响到我们的情绪和行为。真正能够决定我们今天开心不开心的,是我怎么样对这个事情进行诠释。
宋志平:人的心境是非常重要的。我记得我读过一篇文章,说戴蓝眼镜者,一切皆蓝;戴绿眼镜者,一切皆绿。这种有色眼镜也就是我们的心境。《韧性》这本书里就有教大家应该怎么来平复焦虑或者悲伤过度的心理。
我以前在广东做过销售员,挨家挨户地敲门卖石膏板。大家对销售员其实是很讨厌的,我吃了很多闭门羹。那时候我想,我从北京跑到广州这么远的地方,肯定要有点作为,不可能连推销都失败吧。我就在楼道的板凳坐了一上午,到了中午,住户打开门看见我还在,可能是觉得小伙子很有决心和毅力,就让我进门推销了。我讲这段故事的时候有好多人问,当时你坐在楼道那半天是怎么度过的?我说我就想最开心的事,不然怎么度过这个被人拒绝的最悲伤的时刻。
我在招聘年轻大学生的时候,会给他们上一课,让他们明白一些道理。刚毕业的大学生觉得这个社会繁华似锦,一切人和事物都应该拥抱他们。恰恰相反,这个社会一上来就会拒绝你们,因为你在竞争机会,你越优秀,就越容易被拒绝。其实到社会上来,必须做好准备,面对拒绝。如何让社会从拒绝到接纳,这是个功夫,需要心理上的历练。如果对社会期待过高,你的失落是巨大的;如果对社会期待很低,你就会乐观起来,勇敢地去解决问题。
我的本科是河北大学化学系,后来到了北京,分到北新建材做技术员。那个时候北新建材还是一片荒地,没有厂房,只有小木板房。这让我大失所望,怎么跑到了这么一个地儿?同学们都觉得我来了北京很高兴,但我自己是很难过的。当天晚上我都没有打开铺盖卷,准备明天回学校重新分配。第二天遇到了一个老同志,说小伙子,我带你去颐和园转转,开心开心。在看到昆明湖的时候,我心想都来北京了,怎么能这么回去,这是不行的。想明白了后,把心态调适好,跟着老同志有说有笑地回去了,铺盖卷就打开了,准备大干一场了。
所以,年轻人,假定你有了想不开的时候、烦闷的时候、抑郁的时候,不要憋在小屋子里,望着天花板发呆,你应该出去走走,到一些宽阔的或者风景好的地方去看看。和大自然交融,改变一下心情,这个方法往往能治愈你当下的心灵。一个人的苦思冥想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
张晓萌:所以人需要连接,因为陷入到自己的认知边界里,就走不出来了。我读书的时候曾经看到过一句话,大概意思是:人要从“心随境转”,转到“境随心转”。就是不管外界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我能够安住当下。
有不少的同学跟我交流说,每天光想好事,人会不会变得盲目乐观?我觉得这是一个度的问题,每天想一想几件好事,让人能够捕捉到生活当中的更多灵动,变成一个具有丰富感受性的人。丰富感受性跟敏感可能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敏感的人一般看到的都是相对负面的东西,丰富感受性的人看到的是比较正面的东西。不管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丰富感受性能帮助我们自己比较快乐。
您刚才讲到的这几个例子,都在说虽然大环境给我很大的冲击,但是我有能力把自己从这个环境当中带出来,能化解当时的情景。
06
企业家精神的三点:创新、坚守、韧性
宋志平:你这本书中讲到冥想,集中地想一些愉快的事,排解掉一些不愉快的事。我觉得做企业也好,解决困难也好,我喜欢深度思考,能够想明白一些事,这样才能够出成绩。如果碎片式地去学习、思考、工作,是出不来成绩的。即使现在,我每天晚上也要读两个小时的书。
张晓萌:您这一点特别地触动我。因为做研究的缘故,我能够接触到各式各样不同领域的人,发现有大成就的人,他们有很多的共性。就是“飞轮”能转动起来,实现“持续小赢”。首先就是勤奋。我了解到您每天就只睡4~5个小时,没有午休,每天晚上读书两个小时,每天早上有两个小时的时间,用来写作,或者是思考。您还记得这个习惯的起始点是什么时候?
宋志平:我这个人精力旺盛,从小就没有午休过。上大学的时候,同学们都午休,我到草场的树底下去看书,然后再去上课。我觉得休息是个习惯,有5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就够了。有一本英国的科学杂志说如果人低于4小时和高于7小时的睡眠,都有害于健康。
之前有人觉得我将两个企业做到了世界500强,很厉害。我觉得一点不厉害。为什么不厉害?平常人每天工作8小时,我每天工作16个小时,多了一半的时间。大家睡觉的时间,双休日,甚至节假日,我可能都在忙活。这是因为我对工作有兴趣,不是把这工作当做一种沉重的包袱。我在大学的时候是个解题谜,到图书馆去找各种各样的数学题、物理题、化学题去解,书包里全是题。我就是喜欢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可能是一种天性。
这么多年我在做企业的过程中,就是喜欢研究问题。有困难了,我反而眼睛冒光,觉得去探索去“解题”是很有意思的。我把自己的兴趣和工作连在一起了。别人会经常问,这样工作行吗?不休息行吗?我觉得,如果你认为工作是快乐的,那就行。克里斯坦森先生《创新者的窘境》曾经讲到,人这一生里边有三件事:有一个好的工作;有一个好的生活;拥有有始有终的一生。什么叫好工作?在工作中却觉得不在工作,不觉得累,这就是好工作。比如今天聊你的新书,不要说聊1个半小时,就是聊10个小时我也会聊下去。为什么?这是我喜欢的事。我喜欢读书,喜欢谈论这些火花,这些思想性的东西。
刚才谈到要像乒乓球那样“弹起”,要“长期主义”,其实,我们还应该要锻炼自己喜欢工作,热爱工作,把这种被动地去适应,变成热爱。同理,我们面对困难时,不再惧怕躲避了,而是成为困难的朋友,客观地面对接纳,把困难解决,我觉得这就行了。《韧性》这本书大家真地要好好读一读,很有益处。
张晓萌:您所讲的热爱,我是非常感同身受的。每天记3件好事这个习惯,我自己坚持了10多年,现在带着我的两个孩子也在做这方面的练习。
这本书的每一个实验我都给孩子讲过。我说如果你们听明白了,就应该能够把这些细节画出来,所以书里每一幅画都是他们自己画出来的,这让我觉得又惊讶又欣喜。孩子也好,大人也好,得有对热爱和对长远意义的追寻。我儿子之前建议这本书叫《复原力》,给书中“水滴石穿”的故事配了画。水滴教给石头一个道理:水滴常年滴下来,是会把石头穿透的,所以石头得改变自己的认知。当石头这么顽固的东西都能改变认知之后,它也能复原。这就是思维改变的力量。
之前我会希望孩子上全世界排名的大学,但随着研究的深入,随着自己写这本书和对人生的思考,我现在跟他们所灌输的思想开始发生变化。我希望未来不把思维模式仅仅局限于上好大学,这只是一个短期目标,还是要进行长期主义的思考:未来能不能做一份自己喜欢并擅长的工作,而不是为了养家糊口?当工作跟爱好合二为一的时候,这种幸福感是长久的。
当年轻人面对困难的时候,也可以利用现在的这个机会,不是躺平,而是起来找寻一下自己的热爱,找寻一下哪些事情能够跟工作相结合。我觉得困难也是一个特别好的洗礼的机会。
宋志平:今天我们面临这样的三重压力,也面临着这样的整体大环境。我觉得我们现在特别需要企业家精神,而企业家精神里边,很重要的是韧性。
我对企业家精神的理解有三点。第一条就是创新,这可能是企业家的共性。第二条是坚守,能不能把企业守得住,这往往是对企业家的大考验。坚持长期主义,将一个企业做到极致,没有三四十年是不行的。北新建材我已经做了四十年了。
刘俏老师有本书,《从大到伟大》,说伟大的企业有三个特点:需要一定规模;各项经济指标好;经历时间的考验。他说没有50年时间的考验,不能叫伟大的企业。如果新冠疫情来了,你就倒了,那称不上伟大。伟大的企业要经过时间的历练。中国有句俗话:弯扁担压不断。其实企业家都应该成为这种弯扁担,要增加我们的韧性,增加我们对于社会,对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现在遇到疫情,遇到国际上的复杂形势,遇到了三重压力,我们更应该去适应,找到我们的位置,然后继续前进。
07
组织韧性的核心是企业家自身的韧性
张晓萌:我们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在整个大环境下,企业家的韧性,会比企业中基层的员工或者是基层领导者要高。企业家一个人的韧性并不能代表整个企业的组织韧性,怎么样能够把自己的韧性传导给团队,再传导给下面的员工,让整个的企业运转起来,这也是很关键的一个问题。
宋志平:作为企业家来讲,在传递韧性的时候要掌握度,部下以及员工的心理素质不如你强,你应该知道把什么东西传递给他们,什么东西自己消化。这么多年,很多东西我是自己消化了。所以很多困苦要埋在心里,可以交代给大家一些我们可能面临的困难,但是又不能吓住大家,因为你要鼓励大家。企业家能够坚守下来,同时能尽社会责任,这些都是不容易的。
张晓萌:在坚守的过程当中,您提到自己用手把胸怀撑大。您在很多文章里讲到,韧性传导过程当中,信心比黄金还重要。我们不是在粉饰这个事实怎么样,还是要客观的去面对。即便面对这样的事实,这些信念是不能倒的。我觉得对于企业高层领导者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思维模式。
宋志平: 在传导过程中,我们既有真实的一面,也得有艺术的一面。不是所有人都和你的心理韧性一样强,但最后的目标就是增加整个组织的韧性,而组织韧性的核心是企业家自身的韧性。如果一个企业家你没有韧性,却要求大家有韧性,那是不可能的。
张晓萌:这是一个带头作用。我看到很多对您的采访,评价您是一个没有脾气的人,永远都是和声悦色的。从今天的对话当中能够感受到每一个人都会有情绪起伏,都会有受到委屈,会有难过的时候,只不过是您在这么多年的历练当中,能够非常快速地把这些负面情绪给化解掉,留在自己心里面。您作为企业家有您的担当,然后把这种坚韧和信念传递给员工。您对员工都是非常好的,在和员工交流时会积极地回应,每一次都是说:“我不会挑你的毛病,我会指出你的问题。”这就会给员工特别好的感受。
其实我在书中也特别强调,在目前整体的市场环境不好的时候,企业家怎么样给予员工这种积极的回应,这也是很重要的。
宋志平:是的。我们做领导的有时候经常会埋怨一下,其实我觉得这个情绪是不对的。艾森豪威尔讲过,有成绩给大家,有责任自己扛,这是做领导的一个特质。人在情绪化的时候,智商是最低的,不要在情绪化的时候做决定。
我在北新做厂长的这么多年,工厂里几千人,有博士,也有不识字的工人。离开的时候我确实想到一件事,在任职的这10年里边,真地没有和大家红过脸。可见“持续小赢”,不是靠情绪化的表达,而是靠春雨润无声的引导和教育。比如,要求大家不要迟到早退,只要我来上班,都会比大家提前一小时到,大家下了班我再工作一小时之后走。员工看着我,十年如一日,我用这种以身作则的方法来引导大家的,用不着吹胡子瞪眼,用不着体罚大家,那大家自然也都做得很好。作为企业来讲,要说难,真地很难,因为有这么多的人;要说容易,也很容易。企业家自己的信念,文化的穿透力,企业家对大家的影响,这些是非常之重要的。这么多年来,我不觉得领导大家有多么困难,就是需要自己先做好,朝着正确的做,大家自然就认真。
08
企业家“韧性”与社会韧性
张晓萌:我也非常认同这一点。就像这本书里很多的工具,在整个行为学的领域是被反复验证过的。平常在课堂上同学会给我反馈说,这个工具非常好,希望回去以后能够把这些工具用到员工身上,甚至用到自己的孩子身上。一般当我听到这种反馈的时候,会回应一句:如果你真的希望员工和孩子们有所改变,你自己先改变。
作为企业的领导者,一把手,作为家庭里非常重要的一个支柱,我们自己能不能在行为上,每天持续做到一点点小赢,形成积累性的改变。人往往会比较在乎决定性的时刻。我们潜意识里面会觉得决定性的时刻能带给我们至高幸福,至高快乐。实际上不是这样子的。反而是这种潜移默化的一点点的改变,才能够给我们带来持久的变化。韧性的打造也是如此。
宋志平:你这本书实际上改变了我一个看法。我过去觉得我们给企业家的教育,是教他们战略、经营、管理,也教他们一些社会责任感等等。但往往忽视了如何去影响他们的心理。我们在对企业家进行商业教育的时候,也要进行一些心理上的引导,抚慰大家心灵深处的一些伤痛。这些非常之重要。
你在长江商学院给大家讲课,那些非常优秀的企业家,打仗没问题,叱咤风云的,但是谁帮他们抚慰受伤的心灵?我看到一句话说,英雄并不一定是那些将军,而是那些在心灵上取胜的人。今天我们的企业家也是这样,真正的英雄不见得只是在市场中做强做大了。真正的英雄是能不能去熬过“至暗时刻”,有没有强大的心理。
我读完你这本书以后,我觉得,我们的企业家不太缺怎么去冒险,怎么去打仗,但是当他们在战争后静下心来休息片刻时,谁来指导他们这个片刻?他们应该想什么?他们应该怎么去度过时光?我们要对企业家进行更多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和辅导。
张晓萌:非常感谢宋总对《韧性》这本书的肯定。我在长江商学院这7年中,跟这些优秀的企业家永远都是在一个教学相长的互动中,发现大家对于心理健康的认知非常缺乏。很多学员给到一个反馈,说我们每天的行为掺杂了很多感性的东西,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人就是感性的动物。当企业家已经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了怎么样去打好仗,带好员工,做好企业的时候,其他东西就不要再想了。
但其实并不是。任何感性行为的背后都有成体系化的行为科学作为支撑。当我们用相对比较客观的方法论去作为思想的指导,可能认知的边界就能够打开了。石头这么坚固,都可以重新改变它的认知。当认知被打开了之后,再通过各式各样的方法去改变行为,自己改变了再渗透到企业,渗透到员工,甚至渗透到家庭。其实每一个企业家的辐射范围会很广,从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企业,就会辐射到整个的社会,那社会韧性就成为了一种可能。
宋志平:实际上人的心理呵护和人的健康是同样重要的。可能有很多人会焦虑,这时候我们不光需要讲坚定信心这些道理,可能还需要进行心理上的辅导和干预。所以我觉得《韧性》这本书,对于企业家如何度过这段时光是非常宝贵的。
张晓萌:非常感谢宋总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