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网站!
欢迎访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网站!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组织结构 协会领导 会员管理 会费管理 内设机构 廉政举报 联系我们
协会要闻 通知公告 培训通知 地方协会动态 行业专业委员会 采购信息公开 招商引资
发起人会员 副会长 副监事长 常务理事 理事会 监事会 普通会员 联系会员专区 上市公司动态
欢迎访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网站!
一带一路 境外动态
法律法规 公司治理 ESG专栏 民营党建案例 专题活动 数字化转型案例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协会动态 > 协会要闻 > 正文

宋志平:加强五种能力建设,全面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来源:中国上市公司协会      发布时间:2023-03-02     字体大小 [ ]         【打印本页】

2023032011251679282724830030197.png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2020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2020年12月,中国证监会启动上市公司治理专项行动,推动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全面提高;2022年4月,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指出,上市公司要遵循公众公司的特点和发展规律,着力提升“五种能力”,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2022年年底,中国证监会出台了《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新一轮的行动方案旨在实现上市公司质量再上新台阶,更好地服务于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上述一系列政策、要求和方案的指引和推动下,我国上市公司规模快速增长,实体经济“基本盘”地位更加巩固,活力不断提升,结构持续优化,治理更加规范,整体面貌发生了积极变化,“晴雨表”功能得到更好发挥,有力地支持了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上市公司在治理规范性、核心竞争力水平、创新研发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回报能力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上市公司要努力提升高质量发展的“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对于持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对于提高上市公司价值、回报投资者,对于做优做强上市公司等都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为此,结合我的工作与思考,我想谈谈关于加强五种能力建设的学习和体会。

抓基础,巩固治理能力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这几年已经有了长足进步,但仍需进一步巩固提高。上市公司在取得良好业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财务造假、大股东侵害上市公司利益、“双头”董事会治理僵局等情况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很多是因为上市公司治理机制运行不畅。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除了依靠监管机构的外部推动,更需要上市公司自身作出努力。

第一,维护上市公司独立性,保障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公司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股东的责权利是有限的。投资者一定要尊重所投资公司的独立性,而上市公司要真正做到 “三分开、两独立”,即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与上市公司实行人员、资产、财务分开,机构和业务独立,各自独立核算、独立承担责任和风险。

对上市公司来说,良好的股本结构,既不要一股独大,也不要股权过于分散。当前,有的上市公司仍存在一股独大的倾向,容易造成中小股东利益被忽视的情况。因此,要特别强调上市公司的独立性,强调股权结构不断优化,强调大股东的尽职尽责,强调不得损害公司的利益。

第二,促进“三会一层”有效履职。

完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行权规则,做好投资权和经营权、决策权和执行权的分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要忠实勤勉履职,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监事会的作用。独立董事独立于大股东和内部人,代表中小股东在公司内起制衡的作用,要进一步加强对独立董事的履职培训,增强其履职能力,发挥好其应有的作用,防止独立董事变成“花瓶”董事。

第三,依规建制。

上市公司要认真对照《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设,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

上市公司要重视内控制度建设,发挥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职能,并强化企业各级内审机构作用,使企业合规运作。上市公司还要依据要求,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向公众披露信息,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的生命线,必须依规做好。

强主业,增强竞争能力

做实体经济,要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地做一个主业,这是本分。企业一定要围绕主业经营,秉承这种思维,努力深耕细作,这是长久稳健发展的前提。

这些年,个别上市公司违背经济规律,盲目铺摊子、上项目、乱投资,业务多而不精、规模大而不强。有的上市公司因过度多元化、金融化导致主业空心化、脱实向虚,面临较大风险,给股东利益和市场稳定带来不利影响。上市公司要保持清醒头脑,保持经营稳定。

第一,做强做实主营业务。

在面临内外经营环境不确定、风险进一步加大时,上市公司经营要更加稳健,要突出主业、做强主业。企业的人力、财力、精力等各项能力都是有限的,多元化成功的企业少之又少,多数企业的成功还是依托专业化经营。

第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做企业有四大核心,核心业务、核心专长、核心市场、核心客户。核心业务是公司存在的基础,核心专长是公司竞争的利器,核心市场是公司开拓的目标,核心客户是公司利润的源泉。竞争核心稳固与否,决定了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韧性。

第三,做各自赛道的冠军。

大型集团和中小微企业应根据自己的规模和定位,设立差异化目标。大型集团应对标全球一流跨国公司,努力将自身建设成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而中小微企业则要窄而深地经营,秉承“宽一米、深一千米”的思维,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打造单项冠军,并努力成长为隐形冠军。

第四,学会细分市场。

没有落后的行业,只有落后的技术和落后的企业。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在竞争激烈的过剩行业里,企业也可以通过市场和产品细分,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实现效益的逆势上升,做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

第五,强化企业经营管理。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做好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基础。无论何种企业,如果管理基础不牢、产品质量不好、生产经营成本控制不好,终将败下阵来。强化经营管理不是应对之策,而是持久之功,要用好工法、要长期坚守。

育长板,提升创新能力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实现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路。据统计,当前我国非金融实体上市公司的研发强度为1.96%,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研发强度已达到3.04%。根据研究,在我国未来劳动力人口趋势下,要想完成既定的经济增长目标,需要进一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我国研发强度要从目前的2.4%提高到3.5%。在这个过程中,上市公司大有可为。

第一,要做企业创新的领先者。

资本是企业家用于创新的杠杆,企业家是创新的灵魂。近年来,科创板、创业板相继试点注册制,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交所等资本市场的制度创新,为大量的科技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创业资金。多层级资本市场已经成为支持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

上市公司作为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要充分利用好资本市场支持创新的各类工具,进一步提升竞争能力,成为原始创新和新兴技术的重要发源地,解决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卡脖子”难题,推动科技、资本和产业高水平循环。

第二,进行有目的、有效和高质量的创新,减少创新的盲目性。

在创新过程中,要坚持市场规律、坚持效益导向、坚持深入研究思考,努力提高创新的质量和效应,不断降低创新成本,实现以创新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为什么跟大家讲这一段呢?因为大家都知道不创新会等死,但盲目创新会找死。德鲁克先生说过,创新是有目的地寻求机遇的过程,就是增加目的性,有目的的创新可以让风险降低90%。我们既要大力提倡创新,同时我们又要提倡高质量的创新,减少创新的盲目性。

第三,支持企业开展各种层面的创新活动。

我们既要重视和大力发展企业高科技创新,也要积极支持企业开展各个不同层面的创新活动。企业要大力开展高科技创新,但企业创新不仅仅是高科技,还有中科技、低科技、零科技等多层面的创新方式。

高科技创新通常需要高投入,风险相对大一些,这种创新模式可能更适合少部分企业做。大量创新实际是中科技、低科技,甚至是零科技,它们对于社会进步的贡献也不容忽视。在有的发达国家,高科技创新带来的经济贡献约占四分之一,另外四分之三来自于中科技、低科技和零科技。

第四,用好企业创新的五种模式。

自主创新是原始而独立的创新,难度大、投入大,但我们必须持续推进关键技术攻关;集成创新是把各种要素集成在一起,有互相借鉴的,也有自主创新的;持续性创新是指在既有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地更新迭代;颠覆式创新则是用新技术颠覆传统的技术;商业模式创新看起来似乎没有太多的技术,却创造了新的价值。五种创新方式,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创新方式。

2023032011261679282804108003078.png

 

《新机与新局》宋志平著,2021年中国财富出版社出版

增韧性,提高抗风险能力

近年来,个别上市公司及大股东通过表内外、场内外、本外币等方式盲目融资加大杠杆,爆发风险、步入困局,教训极为深刻。上市公司要强化风险意识,提升应对危机和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

第一,充分认识风险的客观性。

要做好风险管控,构建企业风险管控机制,就是要通过完善的制度体系,研究风险、识别风险、防范风险、抵御风险,建好风险的防火墙,实现风险的可控可承担。做企业就有风险,风险是客观的。

所以到香港上市写一本招股说明书,大概10%左右,十几页是描述风险的。你说你没风险,没人会买你的股票,因为你不能识别自己的风险。有风险不怕,关键是要做好各种风险的防范和制度,同时做好防火墙,就是我讲的出了风险以后要可控可承担,不能让风险出了以后就火烧连营。

第二,充分认识经济和行业的周期性。

大多数行业都存在周期,周期上行的时候,企业可以走得快一点,周期下行的时候,企业要走得稳一点。企业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探索适度多元化发展,从资本收益、公司战略等角度出发,进入市场潜力大、逆周期或周期性不明显、企业具有独特资源和经营能力的产业领域,注重业务之间的对冲机制,确保企业不会因行业波动而面临颠覆性风险,也可以获得稳定持续的收益。

第三,稳健经营,确保现金流稳定。

做企业要稳健,企业稳健的基础是财务稳健,而财务稳健的核心是现金流充沛。要量入为出,降低资金杠杆,归集资金使用,压缩企业两金,就是存货资金和应收账款,重视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追求有利润的收入、有现金流的利润。

第四,重视危机,及早应对。

企业要重视危机的早期应对、及时发现,在其萌芽状态就积极化解、妥善处理,防止小危机演变为大危机。处置危机的原则是让企业损失最小化,有的时候企业出现危机,开始的时候发现了就要立即处置,不要等着小危机酿成大危机再去做,那就为时已晚。作为一个上市公司,如果出现风险的话就会连累更多的人,不比一个小企业,连累的包括投资者、融资者和客户,所以上市公司一定要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

重效益,提升回报能力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上市以后就有两种市场,一个是产品的市场,另一个是投资的市场。因此,公司不能只重视产品的市场,也要跟投资人进行交流,要提升回报能力,为投资者创造价值。此外,上市公司还应当重视社会效益,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实现与员工、客户、供应商、银行、社区等利益相关者的良性互动、和谐共生。

第一,要树立回报股东的理念。

随着上市公司的成长和发展,给予投资者合理的投资回报,为投资者提供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机会,是上市公司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投资者用资金支持企业,企业则报之以稳健经营、业绩良好、价值创造、做优做强。上市公司要通过多种途径,如路演、反路演等方式,加强与股东的沟通交流,提升股东对公司发展的信心。

第二,通过分红,让投资者分享企业收益。

最近三年,上市公司累计现金分红4.4万亿元,较之前三年增长近50%。关注中小股东的利益是上市公司应牢记的初心,上市公司要坚持长期稳定的分红,使投资者能进一步提升信心,尤其是要让中小股东有获得感,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第三,改变重融资、轻价值的认识。

部分企业在上市后,只关心从资本市场获得的融资金额,而忽视自身的价值表现,这对股东利益是一种损害。近三年,我国千亿级上市公司快速涌现,但低市值上市公司仍比较普遍。上市公司要研究资本市场和公司发展的内在规律,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为抓手,大力提升公司的价值,回报股东的支持,为股东创造价值。

第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让社会更美好,发展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市公司要重视ESG的信息披露工作,树立主动披露意识,做好业绩发布会,积极倾听投资者声音,做一个让投资者信任、让社会认可和尊重的上市公司。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相关各方通力合作,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把我国上市公司质量推上新的台阶,实现建立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这个总目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