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混合所有制成为热点话题。那么,到底什么是混合所有制呢?建立混合所有制的关键是什么呢?
混合所有制的概念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也就是多种所有制并存。但什么是建立混合所有制的关键,则众说纷纭,很多人没有自己的独立想法,似乎只要国有企业引进其他所有制资本,就是混合所有制了。
混合所有制不等同于国企改革。在混合所有制问题上已出现了一种僵化的概念。从名字上看,国有资本与其他所有制资本的合作就可以看作是混合所有制,但真正的混合所有制,绝不是简单的种种所有制资本的合作,更不是国有企业引进了其他所有制资本就是混合所有制。
事实上,混合所有制更多的是一种市场概念,主要强调市场规则。离开市场概念,离开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就算存在多种所有制资本,也不是真正的混合所有制。真正的混合所有制,需要以市场为基础、资本为纽带,企业董事会能够成为真正独立于大股东,能够对经营层进行公开选聘,能够决定经营层的命运,能够对经营层按照市场化要求进行评价考核。显然,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实行了产权多元化的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没有真正具备这方面的条件,也没有真正按照市场化来管理企业。
虽然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论述混合所有制时,主要针对的是国有企业改革。但是,在具体表述上,也是十分讲究的。决定明确提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这也意味着,只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才能实现混合所有。显然,也就不是单指国有企业改革,也应包括其他所有制企业的改革。
持股比例不是衡量混合所有制质量的主要标准。谈到混合所有制,很多立马会想到股权结构和持股比例的问题,亦即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能给其他所有制资本多大的持股比例。
从眼前来看,这确实是一个十分重要、十分现实的问题。因为,持股比例的高低,对企业的决策影响很大。也正因为如此,中石化在决定对其他所有制资本开放后,企业负责人已经多次强调,对其他所有制资本的持股比例不作明确限制。其他企业在提出改革方案时,也都作出了类似表态。
从表面看,这似乎能够打消其他所有制资本的顾虑了。实际上,如果仍然按照目前的操作方式,纵然国有股降到30%以内,也未必就是真正的混合所有制。因为,政府要想限制企业,可以动用的手段实在是太多了,如定价权、执法权、质量监督权等。从这个意义上看,政府能不能放权,能不能让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是搞混合所有制的关键。如果真正市场化了,企业经营者只要按照董事会的决定办事,持股比例也就不重要了。同样,在其他所有制企业引进国有资本等时,也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所以,混合所有制能否真正建立,建立以后的效率如何,关键不看股权结构,而看政府对待企业的态度以及放权的程度。
在建立混合所有制,既是国企改革的需要,也是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但是,建立混合所有制决不能以牺牲某一方的利益为代价,而必须实现利益共享、责任同担。笔者认为,应严格做到防止“两种流失”。
一方面,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吸取过去国企改革经验和教训,不能在一片改革声浪中把国有资产变成谋取暴利的机会。这既是对前一轮国企改革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也是对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提醒和告诫。如果改革成为了少数人牟取私利的机会,这样的改革就无法取得成功。
另一方面,要防止私人财产流失。这里所说的私人财产,是指其他所有制资本在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时,被国有资本吞噬的现象。因为,从这些年来的实际情况看,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特别是垄断企业凭借强大的资金实力和行政权力,在引进了其他所有制资本以后,又通过非正常手段侵吞这些资本的利益,使其他所有制资本在面对国企改革时望而生畏。
总之,建立混合所有制不能只看形式,不看内容,只讲表面,不看本质。建立混合所有制的关键,就是一切依靠市场,一切尊重市场规律,一切按照市场规则办事,而不是简单地用行政手段控制一下股权、确定一下股权比例。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国资委)
证券时报链接:
http://epaper.stcn.com/paper/zqsb/html/epaper/index/content_5521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