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3·15”消费者权益日。心情忐忑不安的除了各大企业之外,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部门也进入了高度戒备状态。
据了解,一些券商已全面做好迎接可能到来的风险对冲,一旦在“3·15”当日某家上市公司发生重大利空事件,也不会立刻将该上市公司股票从标的券池中剔除。
双汇旧痛记忆犹新
去年3月15日,中国央视曝光了上市公司双汇发展瘦肉精事件。当日双汇发展股票跌停,并在此后多日出现跌停。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有一些精明的投资者发现了一个做空的渠道——即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券商融资融券业务。当时,券商能够融给投资者的券种不太丰富,但巧合的是,多家券商的融券标的池里都有双汇发展股票可供融出。
当时绝大多数持有双汇发展券种的券商在央视报道当天及时做出反应,将双汇发展从标的券池中剔除。但也出现了漏网之鱼,上海某大型券商两融部门反应稍慢,当日并未及时从股票池中剔除双汇发展,于是有投机者成功融出5.3万股。随着双汇发展股价连续下挫,截至去年4月中旬,融券做空者账面浮盈高达70多万元。
另一方面,由于券商两融业务的融券券种均借自自营部门,因此券商两融业务与投资者还处于“对赌”状态,上述券商为此亏了钱,且因反应迟钝而沦为业内笑柄。
券商未雨绸缪
据记者了解,与去年相比,今年不少券商都表示已做足了风险对冲准备。
“我们向自营部门借了券,并随时启动对冲机制,即使3月15日出现了对某家上市公司的负面报道,我们也不会将该公司股票剔除。”深圳某上市券商融资融券业务负责人表示,“我们只是做中介业务,因此也希望客户赚钱。”
据了解,目前不少券商已经通过股指期货,针对融资融券业务建立起了相应的套保和对冲机制。因此,即使是券种对应的上市公司出现利空,两融部门也不至于像去年那样“手忙脚乱”。
也有券商表示,在出现类似去年双汇发展这种极端事件时,会立刻启用应急机制。“我们的研究所将会针对突发性事件做出风险评估,一旦感觉风险太高,就会启动应急机制,我们也会将相关公司股票剔出标的池。”深圳另一家大型券商融资融券业务负责人表示,目前不是所有券商两融业务都采取了对冲机制,因此在万不得已时还是会剔除相关股票。
标的扩容令券商更难预防
随着融资融券标的券池从90只扩充到285只,今年券商两融业务部门要面对的将是一个更加庞大的股票池,从而增加预防的难度。
由于目前涉足融资融券业务的投资者数量较去年增长几倍,券商要面对一个更庞大的投资者群体。根据中登公司数据,截至去年2月末,开通信用证券账户(融资融券账户)仅有5.6万户。而到了今年2月末,信用证券账户数量已猛增至38.4万户。
证券公司两融业务从本质上说,应该只是为投资者提供中介服务,并赚取相应的中介费用。但在转融通推出之前,券商只能从自营部门借来股票转融给投资者,这导致券商与投资者之间形成了畸形的“对赌”关系。虽然通过股指期货等金融工具能够对冲掉一些损失,但在突发性事件面前,券商仍不得不面对几乎相当于“送钱给投资者”的风险,因此只能选择将受事件影响的券种剔出股票池。虽然有一些投资者对券商的这种行为表示不满,但在目前市场环境下,券商的止损行为也无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