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网站!
欢迎访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网站!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组织结构 协会领导 会员管理 会费管理 内设机构 廉政举报 联系我们
协会要闻 通知公告 培训通知 地方协会动态 行业专业委员会 采购信息公开 招商引资
发起人会员 副会长 副监事长 常务理事 理事会 监事会 普通会员 联系会员专区 上市公司动态
欢迎访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网站!
一带一路 境外动态
法律法规 公司治理 ESG专栏 民营党建案例 专题活动 数字化转型案例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监管信息 > 正文

市值管理应重视企业内在价值,树立长期价值观

来源:中国上市公司协会      发布时间:2014-12-24     字体大小 [ ]         【打印本页】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壮大,一系列新规的正式出台,以投资者关系管理为主要工作渠道的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日渐得到重视,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成立相应的投资者关系管理专业委员会恰逢其时,借此机会,就日常投资者关系工作中投资者们最为关注的市值管理方面,分享一些个人的见解。

今年5月9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国九条”,明确提出,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这是“市值管理”概念首次被写入国家级文件。5月19日,证监会主席肖钢在学习研究贯彻新“国九条”的专题会议上又强调,要抓紧研究推出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制度。进入今年11月份以来,股市回暖,沪深两市单日成交量创下新的纪录,上证综指突破3000点大关,上市公司市值的变化时时牵动着每一个投资者的心弦,较近几年来的任何时刻都更为投资者所关注。至此,“市值管理”已不再是上市公司的选修课,而是一门需要受到高度重视的必修课,如何实现市值的持续稳健增长,让所有股东分享公司利润增长的成果,也成为上市公司必须研究的一个课题。

 

一、 市值追求过程中存在的短期性及对于“市值管理”概念的误读。

1、投资者方面

众所周知,中国股票市场买卖频繁,股票换手率更是高居全球股市之首,投资者短期行为比较普遍。在投资者关系互动过程中,我们发现,个人投资者大多缺乏必要的投资知识,自我保护意识不足,在盲目跟风、超短线操作、追涨杀跌等行为中常常伴随着一定的投机性和风险性;机构投资者相比个人投资者的优势在于相对理性、擅于通过对资产的组合管理来分散投资风险,然而在目前的大环境和行业考核激励机制下,一些机构投资者也表现的十分急功近利。例如基金业,过分强调基金排名不仅给基金经理带来压力,也带来了基金经理投资时的赌性和投资行为的短期性。有时他们不得不放弃对一些基本面良好、业绩稳定、独具成长空间的上市公司,而去追逐一些所谓的题材、市场热点,更有甚者着力于挖掘企业内幕信息以期换取高关注度与丰厚的绩效奖金。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共有184位基金经理离职,平均每月将近有17名基金经理离职,创下了基金业年离职人数的历史新高。在基金经理离职潮下,部分基金公司投研团队实力大幅削弱,业绩和规模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基金经理“一拖N”比比皆是,给上市公司的市值成长过程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因素,也给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带来诸多困扰。在这种环境下,二级市场投资者往往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理解为狭义的“股价管理”,甚至简简单单地理解成“拉升股价”。

2、上市公司方面

不仅市场上对于“市值管理”概念理解存在盲区,不少上市公司也对此缺乏深刻的认识。例如,有些公司科学发展意识淡薄,为迎合市场而盲目进行扩张,甚至采取一些违规的行为操纵市值,这样的公司往往在短期内市值表现非常出色,但企业长期发展路径被扭曲,生产管理失衡,市值在经历了飞速成长后最终回到原点,甚至丧失了后劲。

二、将企业内在价值作为市值管理的核心,配合多方面市值管理措施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市值管理工作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内容相对复杂,涉及环节较多,包括企业内在价值管理,外在价值实现及维护等多个方面。

1、企业的内在价值的创造和管理是市值管理工作最核心的内容,也是赢得资本市场信誉,增强投资者信心的基础和最重要的环节。

经典的价值规律认为,在完全竞争市场和不考虑交易成本的前提假设下,公司的市场价值总能反映内在价值。即使放宽前提假设,公司的市场价值也总是围绕着内在价值波动,内在价值是市场价值的中枢。上市公司可通过完善公司治理、改进经营管理、培育核心竞争力,实实在在地创造公司价值,配合公司既定的长期发展战略,假以时日,完全可以踏实可靠地实现公司市值与内在价值的动态均衡。相反,如果股价脱离了企业内在价值而一路上升,则必然存在隐患,而今资本市场上的 “马航事件”、“黑天鹅”事件时有发生,往往是企业追求短期价值和短期市值目标所导致的直接或间接的结果,这不仅破坏了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形象,同时也严重打击了投资者信心,形成恶性循环,对投资者关系整体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而健康的市值管理过程一定是以公司内在价值作为基础的,即拥有怎样的市值,就应该具有怎样的规模和盈利能力与之相匹配,做为强有力的支撑。

在与机构投资者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QFII)相对比较成熟,倾向于理性化投资。由于QFII的投资主体主要是境外养老基金、保险基金及封闭型的投资基金,这类稳健型的资金更加侧重对市场风险的考虑,对投资的安全性要求很高,他们更关注上市公司的业绩、成长性等方面的因素,通常以“长期投资”与“价值投资”理念来选择投资目标,依据企业内在价值合理判断其市值的成长性,长期来看,绝大多数最终获得了与其目标相一致的投资收益。

2、企业的外在价值的实现和维护等方面,是企业内在价值管理工作的补充和发展。

这项工作更多需要倚靠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为核心的管理团队来实现,包括信息披露、资本运作、投资者关系管理、媒体关系管理、舆情监控、应急反应、监管层沟通,并在提高企业内在价值基础上,采取恰当的方式,使股票价格更真实、准确地反映公司价值,当股价偏离内在价值时,正确引导价格回归价值等。另外在时间和股价双维度内合理规划公司的投资、融资、并购、利润分配等行为,实现对全体股东长期回报的最大化。

与上述某些 “空中楼阁”式操之过急、盲目追求市值规模的公司相反,也存在着一部分上市公司,对市场声音和需求置之不理,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发展,忽视了与投资者的及时沟通和互动,影响了市场投资者的参与热情,久而久之,渐渐被市场所遗忘,在企业需要资金的时候往往不被投资者所认可,最终同样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还有一部分上市公司,初步接触市值管理,对先进的市值管理方式和理念也较为认可,但因没有切实结合公司自身实际情况,生搬硬套,难免顾此失彼,同样起不到良好效果。

 

三、如何建立起长期、健康、有效的市值管理机制的思考

整个市值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工作,需要上市公司不断探索、规范、完善,在企业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并加以梳理,在市值管理工作实践中逐步建立起专门的组织机构、工作标准和流程,合理运用各项市值管理工具,不断提高实际工作中的反应速度,并行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市值管理策略体系,最终建立起一个适合上市公司的长期、健康、有效的市值管理机制。这不仅是新“国九条”对上市公司提出的明确要求,同时也与我们市值管理工作的实际质量和水平息息相关。

为保障市值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务于“让所有股东分享公司利润增长的成果”的美好初衷,防止实施过程中上市公司相关工作和行为的跑偏,在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机制的过程中,有三点需要始终坚持并牢牢把握:

1、坚持将提升企业内在价值作为基础,内练基本功,将这项工作作为市值管理的基础与重中之重。

2、坚持做好信息披露与投资者关系工作,做好公司与市场间的沟通与互动,让市场充分、理性地认识到公司的价值。

3、坚持长期、合理、稳定的管理层激励计划和股东回报计划,保障公司股东、管理层与投资者目标和利益的大方向协同一致。

 

全面推动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步入更稳、更高水平的发展轨道,除了上市公司自身对于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之外,还需要资本市场各方主体及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共同培育起长期价值投资理念,告别短期投机行为和违规行为,以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为上市公司整体健康发展、市值健康成长共创规范、有序的大环境,从而进一步推动整个资本市场的和谐共赢!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投资者关系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奥瑞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云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