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网站!
欢迎访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网站!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组织结构 协会领导 会员管理 会费管理 内设机构 廉政举报 联系我们
协会要闻 通知公告 培训通知 地方协会动态 行业专业委员会 采购信息公开 收费信息公示 招商引资
发起人会员 副会长 副监事长 常务理事 理事会 监事会 普通会员 联系会员专区 上市公司动态
欢迎访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网站!
一带一路 境外动态
法律法规 公司治理 ESG专栏 民营党建案例 专题活动 数字化转型案例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协会动态 > 协会要闻 > 正文

2025年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优秀实践总结——环境维度(下)

来源:中国上市公司协会      发布时间:2025-09-17     字体大小 [ ]         【打印本页】

编者按

为充分展现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工作水平和进展,积极引导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以下简称“中上协”)连续五年开展年度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优秀实践案例征集工作。2025年度上市公司投稿案例合计757,涵盖环境、社会和治理3个维度、10个议题,中上协对相关优秀做法进行总结并连载,供市场各方参考。本文为总结报告中环境维度下篇内容,完整版将载于《中国上市公司ESG发展报告(2025)》,并于年底前发布。


四 应用污染防治举措  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上市公司将污染防治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完善环境管理制度体系、优化污染治理技术等系统性举措,显著提升环境风险应对水平,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为环境质量改善贡献了企业力量。

健全环境管理体系,提升环境应急能力华东医药、科伦药业、兴齐眼药制定《EHS责任制管理制度》《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环境监测管理程序》等制度文件,推动环境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宝光股份、包钢股份完善环保管理组织构架,提升环保管理队伍专业水平。华能国际成立标准化环保工作室,强化风场环保设施运维管理,严格落实运营期海洋环境监测。驰宏锌锗成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保护督查组,并建立以公司安环委会议为主要形式的督导机制,强化问题整改跟踪督导,提升环境保护基础管理工作。重庆港制定《环保设施“三同时”制度》等规范性文件,落实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运。赢合科技定期委托第三方环境检测单位进行环境检测,对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故的风险点进行实时监测。中远海科定期识别评价环境因素并制定控制措施,将环保考核指标纳入部门业绩考核,推动环保与运营深度融合。江南化工、天津港、中盐化工、宁波能源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配备专业应急物资与先进处置装备,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升环境应急能力。八一钢铁、佳华科技开发智慧环境监测系统,提升环境监管的精准度和时效性。达仁堂、长虹华意、山东钢铁、爱博医疗、大连重工、昆船智能等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架构,取得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实施精准化污染防治举措,提升污染物减排效能金明精机通过安装在线监测设备等手段,实时监控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情况,确保及时调整和控制污染。沃特股份聘请第三方出具《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污染物加强管理。中盐化工、爱博医疗委托第三方监测废水、废气、噪声等污染源,为污染防治提供有力支撑。废气防治领域和辉光电采用先进技术设备与先进工艺,从源头降低废气产生。达仁堂、恒力石化、晶澳科技、包钢股份、现代牧业采用活性炭吸附、烟气脱硫脱硝等装置工艺对废气进行净化治理,实现工艺废气达标与无组织废气的减量化。万润股份使用密闭管道、自动密闭加料装置以及密闭式反应器,减少生产过程废气逸散。锡业股份、南山铝业、华能国际实施洒水降尘、布袋除尘、湿电除尘、设置连续密闭围挡等组合措施,控制陆上施工的土建扬尘污染。废水防治领域碧水源依托“超滤+纳滤/反渗透膜”集成技术等先进技术,成功助力工业废水治理和零排放。宣泰医药研发高盐度反渗透(RO)废水再利用装置,通过在线软化技术及梯级膜分离设计,提高纯化水系统回收率,降低RO废水产率。当升科技采用RO膜浓缩技术处理生产废水,并将剩余浓水浓缩结晶产出含锂结晶盐,实现废水近零排放和锂原料的回收利用。蓝思科技、南山铝业配备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系统,将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深度净化处理后再次回用,减少废水的排放。天津港配备应急储水池并落实日常巡检,定期检查污油水排放管线,保障废水达标排放。废弃物防治领域恒力石化通过污泥干化技术、延长白土利用周期等方式实现固废减量。中煤能源建成的离层注浆项目将矸石全部地下处置,实现了矿井“采煤不排矸”,减少固体废弃物产生。中国中治采用深海尾渣填埋技术,将尾矿输送至远离沿岸生态系统的深海区域进行安全填埋。中国医药对危险废物暂存间和固废暂存间进行防渗漏、防盗窃等改造。重庆港、天津港、航材股份、酒钢宏兴、联美控股、水晶光电等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单位定期清理与处置无法再利用的一般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噪声防治领域万润股份优先选用低噪声生产设备,采用工程技术手段降低噪声,为员工配备专业防护装备。宝地矿业将噪声源与敏感区域分离,降低噪声污染,严格控制设备设施噪声水平。爱博医疗、上海电力、燕塘乳业采用隔音棉、隔音门、绿植噪音隔离带等隔音装置,对主要噪声源采取有效控制。


五  推进绿色金融提质增效  服务“双碳”战略落地

上市公司长期为节能降碳、能效提升等环境友好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支持,是连接实业和资金的桥梁、对接绿色技术与转型需求的媒介,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流向绿色低碳领域。

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兴业银行将绿色低碳要求纳入信贷政策体系,将环境、社会与气候风险嵌入信贷管理全流程,统筹支持乡村振兴、普惠小微和实体经济绿色转型。邮储银行从战略高度推进“绿色普惠银行、气候友好型银行和生态友好型银行”建设。中信银行联合中证指数编制发布“中证中信银行生物多样性优选信用债指数”,引导资金流向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北京银行持续加大绿色贷款政策倾斜力度,为优质企业和项目提供利率优惠。民生银行、浙商银行、国网英大推动落地可持续发展双向挂钩贷款、湖羊贷、电碳惠企贷等创新产品,打好绿色金融组合拳。青农商行推动碳账户机制建设,引导企业将碳减排纳入经营考核,与信贷政策相结合,初步实现“碳管理+信贷资源”联动机制。中国船舶租赁考察客户在绿色产业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技术地位、环境社会效益等,优先支持有显著清洁能源产出或减排效果的装备投入。新华保险将ESG因素融入保险业务全流程,建立实施专项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探索建立具有公司特色的绿色保险产品及服务体系。永安期货以碳酸锂等新能源期货品种研究、绿色投资不断探索绿色金融发展新路径,为实体经济绿色转型提供期货解决方案。第一创业首创“总部型科创园REIT”核心架构,以头部企业聚集度、高产值门槛及LEED绿色认证为标准化准入依据,为同类园区证券化提供明确路径。越秀资本形成绿色金融综合服务产品体系,逐步构建起“并购+收益”双策略、“光伏+储能”双资产的新能源资产投资管理平台,打造绿色产业生态圈。东北证券主办“碳索世界·氢启未来”清洁能源产业论坛,增进投资机构对氢能行业的认知,为资本市场与优质氢能项目搭建了对接桥梁。中金公司构建“低碳转型+ESG”投资评价体系方法学,创新推出系列债券组合绿色金融产品,并实现绿色金融标准的跨境应用突破。国元证券、兴业证券、南京证券、中信证券践行负责任投资原则,将ESG因素纳入投资标的筛选、投资研究、投资决策制定、投后组合管理等流程。财通证券、广发证券、中油资本持续构建涵盖绿色股权、绿色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绿色投资、绿色衍生品、碳金融、创新型业务在内的多层次、立体化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六 深化生态系统保护实践  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上市公司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健全生态保护制度规范,强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技术应用,持续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实现生产经营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筑牢生态治理责任根基云铝股份修订《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管理规定》等核心制度,强化责任落实和监督机制。锡业股份编制《矿山生态修复实施管理办法(试行)》,结合矿山实际采用“一矿一策”差异化治理模式。河钢资源制定发布《生物多样性行动计划》和《野生物种管理制度》,确立“实现生物多样性的‘净积极影响’”的目标。晶澳科技制定《生物多样性政策》,明确能够降低生产运营对自然环境影响的一系列措施。天赐材料参考相关标准制定《生物多样性管理制度》,明确公司生物多样性治理职责,主导监测与评估生物多样性状况。

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华能国际、江苏新能开展详尽的环境影响评价,确保工程对周边生态不造成恶劣影响。宝地矿业采用先进探矿技术,减少传统勘查方法对地表植被和土壤的破坏。宁夏建材、中材国际将开采活动与生态修复工作紧密结合,秉持“边开采、边修复”的原则,对因生产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区域及时进行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粤桂股份研发生活污泥发酵有机肥改良土壤和新型种植土,采用喷播技术建立立体植被系统,为矿山复绿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天士力采用土壤改良与还原消毒技术,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维护土壤健康。晨化股份种植近6万平方米的碳吸附森林,通过吸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粉尘污染来改善空气质量、缓解热岛效应。上海电力依据有害植被名录识别场站植被类型,联合专业机构对豚草等有害植被实施灭杀与长期控制。碧水源依托自主研发的膜法水处理技术,改善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修复水生态系统、保障水安全屏障。中钢国际增设细密丝网和优化输水设备,防止鱼类误入引水渠,保护巴拉圭河生态。明星电力构建“河长+警长+河小青”三位一体协同生态治理模式,打破跨区域治理壁垒。重庆啤酒联合世界自然基金会启动“中国长江流域水回馈项目”,在三地开展湿地修复与水源净化工作。华泰证券创设“益心华泰 一个长江”项目,推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并将项目实践情况拍摄成纪录片等,向社会传递环保意识。航天宏图构建“空天地”一体化感知监测网,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区生态信息全周期、全过程闭环监测。紫金矿业对已完成的生态修复区域安装网围栏封育,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施肥、追肥、补种等管护工作,开展羊群放牧实验,检验生态系统稳定性,巩固生态修复成效。

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路径,守护物种生存与生态平衡中国移动构建5G专网生态保护监测应用,对黄河滩区371种鸟类、600万只鸟的繁育、生存、分布等情况进行智能分析,助力鸟类多样性管理分析。中国联通打造长江禁捕智能管控系统,融合AI、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全天候监管,建立违法人员生物要素库,为多部门提供数据支持。赢合科技、杰瑞股份开展风险评价与隐患排查工作,监察及管理公司业务运营可能对生物多样性带来的潜在影响。中国中冶定期开展海洋和矿山动植物专项环境调查,定期收集生物多样性状况,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数据支持。云南白药建立省级药用植物滇西北种质资源圃,保护珍稀种质资源。贝泰妮采用原生植物回归种植技术,恢复哈巴雪山西坡退化土地,保护雅致杓兰、西藏杓兰等濒危物种。南网储能科学核定兼顾本土鱼类栖息、黑叶猴水源保护及外来物种阻隔需求的生态流量。浦东建设构建和修复湿地系统,为水生生物提供理想的栖息与繁殖场所,大幅提升候鸟多样性。中绿电过鸟类观测平台随时了解周边鸟类生存情况,在候鸟迁徙时及时调整风机转速,为鸟类开辟一条安全通道。岭南控股推进鸟类生物多样性科普馆建设,研发十多套科普研学课程,成为多所学校校外科普教育实践基地。甘肃能源对具有洄游特性的珍稀濒危和特有水生动物保留洄游通道、开展流域水生生物监测等专项行动,构建电站—环境共生体系。长电科技举办“守护美丽长江——濒危鱼类科学放流活动”行动,补充长江自然繁殖群体数量,促进珍稀物种的种群修复和延续。


(如有引用,请注明来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