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网站!
欢迎访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网站!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组织结构 协会领导 会员管理 会费管理 内设机构 廉政举报 联系我们
协会要闻 通知公告 培训通知 地方协会动态 行业专业委员会 采购信息公开 收费信息公示 招商引资
发起人会员 副会长 副监事长 常务理事 理事会 监事会 普通会员 联系会员专区 上市公司动态
欢迎访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网站!
一带一路 境外动态
法律法规 公司治理 ESG专栏 民营党建案例 专题活动 数字化转型案例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协会动态 > 协会要闻 > 正文

2025年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优秀实践总结——社会维度(上)

来源:中国上市公司协会      发布时间:2025-09-19     字体大小 [ ]         【打印本页】

编者按

为充分展现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工作水平和进展,积极引导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以下简称“中上协”)连续五年开展年度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优秀实践案例征集工作。2025年度上市公司投稿案例合计757篇,涵盖环境、社会和治理3个维度、10个议题,中上协对相关优秀做法进行总结并连载,供市场各方参考。本文为总结报告中社会维度上篇内容,完整版将载于《中国上市公司ESG发展报告(2025)》,并于年底前发布。


多维度践行社会责任  引领高质量发展

上市公司积极践行社会责任,通过产业帮扶、科技赋能及民生保障等多措并举,助力城乡协调与共同富裕,推动科技创新与伦理治理,筑牢可持续发展根基,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  聚焦乡村振兴  加速城乡协调发展

上市公司多维度推进乡村振兴,构建特色帮扶体系,发力产业升级、科技赋能、民生保障与金融服务,各企业凭自身优势精准施策,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多维度发力乡村振兴,构建特色帮扶体系云南白药提出“党建融入+特色种植+项目带动+致富带头+人才培养+消费帮扶”的乡村振兴工作模式。天能股份通过“村企共建”带动新川村发展新能源产业链,并依托其特色资源,培育壮大现代农业、民宿经济与旅游等特色产业。新希望推广“4+N”精准产业帮扶,通过养殖合作、技术培训与消费帮扶等方式带动农户增收。民生银行以河南滑县堤上村“白马林谷”民宿项目为示范,集中打造“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领域全面振兴的样板。东航物流、合百集团、天山股份、重庆钢铁、国泰集团、海大集团、海油发展、维业股份、蓝科高新、中海发展等各自都通过不同维度的助力措施,构建起符合当地发展的特色帮扶体系。

实施精准产业帮扶,助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五粮液构建“白酒+”帮扶工作新范式,与越西共同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产品。盘龙药业在陕西、甘肃、云南等地投资2亿多元建成3万余亩标准化种植基地,构建起“建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共赢目标。宁夏建材深耕西海固地区,通过发展菌菇种植、中药材种植、养殖等产业帮扶项目,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吉林敖东创新推行“公司+标准化基地+特许农户”三位一体模式,构建全链条产业生态,推动农户深度融入产业发展各环节。泰山石油活化利用6907战备石油库工业遗址,打造“红色教育+工业遗产+文旅研学”融合产业模式。电广传媒以“媒体+文旅”模式打造安化茶马古道、汨罗屈子文化园等项目,推动文旅融合与乡村产业升级。长江电力、好想你、盐津铺子、大北农、上海银行、西部创业、中国医药、金龙鱼、羚锐制药、神农集团、华润三九、韵达股份、中金公司、马钢股份、西部矿业、燕塘乳业、晓鸣股份、国投中鲁等均以产业扶持、投资带动等各种形式开展精准帮扶行动,促进当地产业转型升级。

科技赋能智慧乡村,加速推进绿色转型中国移动在黑龙江省汤原县实施汤原大米智慧生产项目,依托5G物联网、AI、区块链等前沿科技,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中国中免发挥旅游零售渠道优势,创新性地推出“星旅云品”助农销售专区,为脱贫地区的农特产品打开市场通道。大禹节水融合智慧水利与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潺水”模型平台与智能灌溉系统,提升水资源管理效率,推动农业向绿色发展。南网能源创新“光储长廊”模式,实现绿色能源与乡村建设融合。华数传媒自主研发建设数字乡村平台,建设建德下涯镇之江村未来乡村等多个实践项目。北大荒构建“百亩试验、千亩示范、万亩推广”的三级科技创新体系,利用智能化、信息化技术推动农业产业从传统粗放型向精准高效型转变。顺丰控股、新华网、中国建材、广州发展、百度集团、国星光电、东方日升、中科软、京东方A、天虹股份、大胜达等发挥科技引领的作用,通过AI、大数据、新能源+等实现科技赋能,带动农业产业向智慧化、绿色化转型。

关注农村民生福祉,筑牢生活保障底线通宝能源完成13项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有效解决了农村缺电、限电等问题。碧水源自主创新研发智能一体化污水净化系统(ICWT),在北京、云南等全国范围内承建上万座农村污水处理站,实现规模化应用。佛燃能源通过适老化改造、管道天然气进村等多元化行动,助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与民生改善。佛山照明以“五大助力”参与广东“百千万工程,推广农业科技照明、改善乡村基础照明设施。红塔证券完成顺濞镇冷库建设、自然村硬化路续建等项目,并助力多家云南企业发行基础设施相关公司债券。建科院聚焦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太安乡高海拔乡村发展,以“叠变”系列模块化专利产品技术推动乡村绿色低碳改造。洲明科技、三生国健、美年健康、山西证券、环旭电子、吉大通信、中信出版等通过爱心捐赠、医疗救助、教育帮扶等形式积极推动农村地区健康环境的改善和教育水平的提升。

深化乡村金融服务,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长沙银行推出“湘农快贷-稻虾米贷”等73个特色专案发展县域特色产业。国信证券打造“订单收购+期货”模式,通过创新鸡蛋“场外期权类”服务项目,为产业发展提供风险保障。华安证券通过“教育筑基、金融惠企、科技赋能、文化浸润”四大路径推动金融资源与乡村资源深度融合。广发证券创新林业碳汇交易与循环经济模式,推进广宁县林业碳汇开发交易工作。中泰证券打造全国首单“碳中和+乡村振兴+革命老区”中期票据,缓解农业企业融资难题。兰州银行紧扣甘肃“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发展需求,推出“综合金融服务”模式,为甘肃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申万宏源针对会宁县“三大挑战”,构建“金融赋能+产业振兴”双轮驱动帮扶模式,保障农业产业链稳定运行。东吴证券、东方证券、中信证券、永安期货、西南证券等发挥金融服务专长,推动乡村金融的多元发展。


二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以行动彰显企业担当

上市公司立足行业优势践行社会责任,服务医药普惠、能源保障、民生服务等领域,助力教育公平与人才培养,深度参与全球可持续发展,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与国家战略。

聚焦社会热点问题,依托自身行业优势,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丽珠医药提升普惠药品的可及性,让“买得起、用得上”的好药,真正走进基层医疗系统。明星电力聚焦城乡供电服务“最后一米”难题,创新打造“星连心”网格化服务品牌。重药控股依托药房优势建设了752个“重药健康小站”,解决户外劳动者休憩问题,并提供健康指导和服务。稳健医疗打造“5月健康节”公益IP,关注女性、儿童健康,传递社会温暖。华厦眼科开展“光明行”系列公益项目,为患有白内障的困难人群提供免费手术与医疗援助。重庆港开拓西部地区新物流通道,畅通黄金水道主通道,积极发挥长江上游交通枢纽功能。唐山港开辟“疆煤入冀”和“外蒙煤进港”新通道,保障能源运输畅通,服务国家战略物资运输与供应。招商公路开展“情暖征途”公益行动,积极开展司机之家建设,为货车司机提供安全、便利、舒适的服务区停车休息场所。城投控股、鱼跃医疗、万泰生物、吉比特、圣湘生物、京能置业、易普力、普蕊斯、特宝生物、华东医药、中国联通、振华重工、北京人力、东方财富等通过发挥自身行业优势,聚焦解决社会热点问题,为践行社会责任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致力教育公平,助力人才成长厦门国贸持续20年开展“爱与梦飞翔”公益项目,关注农村留守、城市流动及特殊群体少年儿童成长。今世缘牵头成立"淮安绿色食品产教联合体",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晨光股份推出“美时美课”乡村美育计划,通过物资支持、课程研发与教师培训,提升乡村儿童美育素养。恺英网络打造“恺心公益”品牌,开展乡村云助学、女童保护、教师培训等乡村教育发展与支持项目。东方雨虹、新能泰山、利亚德、药石科技、外服控股通过搭建教育平台、设立公益基金等形式,为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助力人才培养做出表率。

深度参与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以实际行动践行全球公民担当华友钴业在非州建设17口太阳能水井,解决3万人饮水难题。海南橡胶在“一带一路”国家建设工厂40家,种植园面积达60万亩,通过帮扶、基建、吸纳就业和产业经验输出等,惠及胶农600余万人。昆药集团以青蒿素产业为核心推动“一带一路”健康合作。中钢国际以“绿色工程+生态农业”模式,在几内亚西芒杜矿山项目营地创新打造出“四季有机菜园”。招商轮船、招商蛇口、中工国际、隆基绿能、格林美、上汽集团、中国铁物等通过深度参与全球经济与贸易活动,开展社会责任实践,积极践行中国企业在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责任担当。


三  践行创新驱动 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上市公司以技术突破为核心,通过体系搭建、产学研融合、数字化转型等路径,持续强化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与新质生产力培育。

构建多层次研发体系,强化制度保障与投入华丰科技建立四级研发体系,制定《新品项目控制程序指引》等制度,推动核心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成都华微构建“3+N+1”产品体系,在超大规模FPGA等方向持续强化科研投入并取得重大突破。沃特股份实施特种高分子材料平台战略,在半导体、特高压领域完成特种高分子材料的关键技术工艺突破。国电南瑞构建构网型技术装备体系,研发构网型离网储能变流器等一系列核心装备。天玛智控依托“揭榜挂帅”机制,激活研发创新动力,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宇邦新材坚持“持续投入+纵横联动+产研融合”研发模式,推出业界首创多层复合焊带,攻克材料与工艺等层面难题。徐工机械、南钢股份、林海股份、安徽合力、甘源食品、佛山照明、华大智造、华电科工、鸿远电子、深赛格、巨一科技、联合水务、辽港股份、国星光电、万泰生物、皓元医药等也在各自领域构建起不同层次的研发体系,并强化制度保障与投入。

攻坚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自主可控龙源电力打造全球首个漂浮式风渔融合项目“国能共享号”,将风电与深海养殖一体化整合。中国交建研发140米级超大型智能打桩船“一航津桩”,破解国内风电桩基施工大型打桩船稀缺、成本高昂的难题。中国船舶实现液化气船全谱系覆盖,自主研发15万立方米ULEC、93000立方米VLAC等船型。比亚迪推动智驾技术从 “高端专属” 向 “全民普惠” 转型,从智享旅程、环保节能、安全驾驶、城市交通效率和技术平权五大维度创造社会责任产出,践行上市公司在科技创新与社会价值创造中的双重责任。诺德股份突破“多级异构晶粒组织+孪晶相调控”技术,实现3微米极薄锂电铜箔量产。中建环能与济宁能源合作的高盐水治理项目,创新使用自主研发的除硅技术,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工业废水“零排放”的突破。华宝股份研发耐热控释香精包埋技术,在天然酶解技术、天然植提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技术成果。和辉光电通过LTPO工艺、创新电路设计及闪烁补偿算法,实现AMOLED显示屏低刷新率与低功耗。洲明科技突破MicroLED巨量转移技术难题,研发“LED+AI”智能产品矩阵,推动显示与照明技术创新。安琪酵母发布酵母蛋白品牌“AnPro”,构建了从菌种选育到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技术体系,填补我国酵母关键技术及酵母衍生制品产业空白。川润股份聚焦“风光热电储”领域,研发新型二氧化碳储能换热系统等装备。光明乳业突破活性免疫球蛋白含量在益生菌筛选、低碳包装等领域形成技术优势。首创环保研发CREATE好氧颗粒污泥技术,打造“蓝色水工厂”,实现污水处理“四净零”排放。宝光股份、平高电气、四川成渝、复星医药、开滦股份、中集车辆、鼎龙股份、国机精工、酒钢宏兴、北矿科技、中广核技、风华高科、国机汽车、广东宏大、华润微、山河智能、许继电气、杰瑞股份、普门科技、四方股份等也都通过攻坚核心技术难题,强化了各自在产业发展中的自主性和可控性。

数字化与AI深度融合,赋能产业转型升级中远海科研发国内首个航运大模型Hi-Dolphin,构建航运数据中台与AI计算中心。协鑫集成搭建光伏行业首个全链路碳足迹管理与溯源平台。现代牧业成功研发出国内首款商业化母牛基因组芯片“现代1号”,依托智能项圈和“云养牛”平台实现数字化养殖。财达证券打造“AI智能”系列服务,运营AI智能网格、ETF智能策略组合等数字化产品服务。盈康生命构建“医疗+AI”三层架构,打造面向患者的智慧交互平台和面向医护技的临床交互平台。金陵饭店研发EMAP能耗监测分析平台与EMOP工程运维管理平台,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与能耗精细化管控。湖北宜化实施化工企业搬迁与智能化改造,采用APC控制系统、视频AI分析系统等技术建设智能工厂,实现生产制造过程自动化。欣旺达打造电池护照数字化平台,构建涵盖碳足迹核算、尽职调查等六大模块的全链条数字化平台。招商蛇口创新推出智慧社区解决方案,通过大数据、AI、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构建"智慧大脑"数字化中枢。国网信通打造电力北斗智慧工地管控平台,融合北斗、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施工现场全要素管控,构建“空天地”一体化感知体系与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模式。郑州煤电、中国银河、中国外运、良信股份、中信建投、招商积余、经纬恒润、云铝股份、海油工程、华融化学、上海医药、嘉麟杰、健康元、大胜达、太极集团、中原高速、河钢股份、中远海能、现代投资、申通地铁、东吴证券、上港集团、兆讯传媒、浙商银行、三七互娱等公司实现产业发展与数字、AI技术的深度融合,并取得重大成效。

聚焦关键领域,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智光电气与华能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合作研发全球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高压储能电站,突破高海拔项目高压绝缘关键技术。中无人机搭建三大创新平台,开展前沿与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促进技术转移与产业孵化。上海临港打造人形机器人创新孵化器、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等高能级科创载体,联动高校资源搭建协同创新平台。硅宝科技建立国际一流研发体系,攻克复杂工况下粘接材料老化失效难题,自主研发BIPV专用高性能结构胶系列。建投能源联合石家庄铁道大学、中科院理化所等7家高校院所及4家行业龙头企业创立河北省储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开展液态空气储能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工作。张江高科聚焦集成电路等硬科技领域,通过建设科创平台与产业投资孵化等方式赋能科技创新与产业生态构建。长虹华意、云南能投、力合科创、雅化集团、大北农、航天科技、中煤能源、龙建股份、智飞生物、中铝国际、新天绿能等公司开展产学研协同,共同推进产业升级和成果转化。


(如有引用,请注明来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